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与普及   17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8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目的制备P-5m八肽的多克隆抗体并进行初步鉴定和应用,为研究P-5m八肽的功能及作用机制获得重要的实验工具.方法将9-氟甲氧羰基(Fmoc-)固相合成法合成的P-5m八肽纯化后与载体蛋白-血蓝素联接;取偶联后的多肽皮下注射免疫新西兰白兔,并加强免疫得到抗血清,以C18反相色谱分离柱分离纯化;通过间接ELISA方法测定血清效价;利用Transwell实验和Western blot方法初步鉴定多克隆抗体拮抗P-5m八肽抑制肿瘤细胞转移的效果.结果纯化后的抗体经间接ELISA测定效价均大于1∶160 000,表明获得高效价的多抗;通过Transwell实验证明该抗体能够封闭P-5m对肿瘤细胞侵袭的抑制能力;通过Western blot方法证实此抗体效价较高,特异性较强;该多克隆抗体能够封闭P-5m在SW620细胞中上调E-cadherin表达的作用,并阻遏P-5m对MMP-2和MMP-9表达的下调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5m多克隆抗体可用于Transwell和Western blot等实验,为研究P-5m八肽的功能及抗肿瘤转移作用机制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2.
研究西达本胺(Chidamide)对结肠癌细胞系HCT-15的增殖抑制作用及机制. 以不同浓度西达本胺处理HCT-15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及细胞的药物敏感性;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体外克隆形成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EdU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周期;Western blot检测乙酰化组蛋白、线粒体凋亡途径相关蛋白、细胞周期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 结果表明:西达本胺抑制HCT-15细胞增殖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细胞体外克隆形成能力减弱,凋亡增多,细胞分裂相明显减少、总周期变慢,乙酰化组蛋白H3和H4、线粒体介导的相关凋亡蛋白表达上调、p21、p27表达上调、CDK2、CyclinA2蛋白表达下调. 西达本胺可抑制HCT-15细胞增殖,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细胞凋亡并阻滞细胞周期.  相似文献   
63.
任靖  窦环  沈苏南  侯亚义  王婷婷 《科学通报》2019,64(8):中插10,869-878
磁场生物效应是当前生物医学工程学界的研究热点.磁场对人类自身的影响与健康效应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涉及对中枢神经系统、血液和免疫系统、血管与内分泌系统等效应的研究,其中引人注目的是低频磁场在肿瘤治疗方面的应用.前期研究发现,低频磁场能够明显抑制肝癌、肺癌和黑色素瘤细胞的增殖和调控免疫细胞来发挥抑瘤作用.本研究将进一步探究低频磁场(0.4 T, 7.5 Hz)对结肠癌细胞的生长和髓系来源的抑制性细胞(MDSCs)的影响.本研究建立了小鼠结肠癌移植瘤模型,通过流式细胞术、免疫组化、实时定量PCR、蛋白质印记等技术研究了低频磁场对结肠癌和MDSCs的影响.结果发现,低频磁场明显抑制CT26结肠癌移植瘤模型的肿瘤生长,降低了肿瘤组织中的Ki-67阳性细胞数.低频磁场降低了肿瘤组织中MDSCs的细胞比例并减弱了MDSCs的抑制功能.体外实验发现低频磁场通过抑制了Gp91~(phox)和P47~(phox)的表达降低了MDSCs的活性氧(ROS)产生,抑制了MDSCs的功能,进而发挥对结肠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4.
结合复杂数据分析(Complex Data Analysis)理论和充分降维的思想,在有效提取结肠癌特征基因研究的基础上,建立结肠癌特征基因提取的BB-SIR模型。该模型方法简洁易懂且有较高的识别率。依据BB-SIR模型和所给数据找到了两个结肠癌亚型,并确定了该亚型的特征基因。实验结果表明,BB—SIR方法选出的特征基因能够识别出结肠癌亚型,并且识别正确率达到96%以上。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微小核糖核酸miRNA129与调节性T细胞(Treg)对诊断结肠癌的价值.方法 选取62例结肠癌患者为研究组,62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应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iRNA129在两组患者中的相对表达量,同时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Treg细胞的百分数,评估miRNA129与Treg联合检测对诊断结肠癌的价值.结果 结肠癌组血清中miRNA 129的相对表达量高于健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结肠癌组血清中Treg细胞百分数显著高于健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RNA129与Treg细胞在结肠癌患者血清中呈现高表达状态,miRNA129与Treg细胞可能成为结肠癌早期诊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6.
将Nucleostemin(NS)siRNA利用脂质体2000转染人结肠癌细胞株HT 29,分别利用CCK-8试剂盒和流式细胞术检测NS siRNA对HT 29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进一步利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NS基因和细胞周期相关基因p21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NS siRNA的转入能有效下调NS 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5),并能明显抑制人结肠癌细胞株HT 29的细胞增殖(P0.05),并诱导细胞周期静止在G_0/G_1期,转染NS siRNA后,p2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明显升高,提示细胞增殖抑制和细胞周期静止与p21基因表达的升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7.
硒与结肠癌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硒与结肠癌的发生呈明显的负相关,其机制与硒能提高抗氧化损伤能力,调节DNA甲基化水平,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68.
目的:观察刺果紫玉盘素J(Calamistrin J,Cal-J)诱导人结肠癌Lovo细胞凋亡的作用,并探讨其诱导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方法:Hoechst33258染色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凋亡细胞的形态变化,流式细胞仪(FCM)分析细胞DNA含量变化及计算凋亡率.荧光酶标仪检测DCFH-DA荧光探针标记的活性氧(ROS),以DiOC6(3)标记、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线粒体膜电位(△ψm)的改变.结果:Cal-J作用48 h后,荧光显微镜下可见细胞核固缩,染色质凝聚等典型凋亡形态学特征.FCM检测可见Lovo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且具有时间、剂量的双重依赖性.Cal-J处理Lovo细胞12 h后,可剂量依赖性地增高胞内ROS水平,Cal-J 100 μg·mL-1作用于Lovo细胞,可时间依赖性降低△ψm.结论:Cal-J具有诱导Lovo细胞凋亡的作用,该作用呈一定的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其机制与提高细胞内ROS水平和降低线粒体膜电位有关.  相似文献   
69.
在42例结肠癌合并梗阻进行急依手术的基础上,探讨手术治疗方法和经验,认为右半结肠癌作一期肿瘤切除肠吻合术是切实可行的,而左半结肠癌应根据病人诸多因素,尽量争取作一期切除术。手术成功的关键是预防吻合口瘘,必须切实做到术中排空肠管,保证吻合口血供良好,缝合严密无张力并采取多种措施预防感染,使病人顺利渡过围手术期。  相似文献   
70.
用人结肠癌(human colonic cancer,HCC)体外培养细胞移植于裸鼠脾脏内,建立了一个可靠且可复制的HCC细胞裸鼠肝转移模型。所有裸鼠(12只)均发生肝转移,其中2只(17%)伴有胰腺转移。每只裸鼠的肝脏表面均可见到多发性转移瘤,瘤结节数目与脾脏内移植的HCC细胞量有关,1×10~6细胞:平均60个以上;1×10~5细胞:平均12.67个;1×10~4细胞:平均8.33个。三种不同浓度HCC细胞所致的肝转移瘤数目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瘤结节大小不等,最大的直径8mm。肝转移瘤病理组织学结构与原始人结肠癌细胞的形态特征相似,且仍具有分泌CEA的能力。该HCC细胞裸鼠肝转移模型的成功建立,为进一步开展结直肠癌肝转移治疗方法及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肝转移预防方法的研究提供了有用的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