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27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同光体闽派诗人中有一女诗人群体,以福州十才女为代表,其中百岁诗人刘蘅被誉为"闺帏之杰",其《蕙愔阁诗词》意趣高远、诗笔清妙,题材涉及赠答、游览、随感等几类,表现出"杜陵怀抱"寄于女儿姿态的英姿飒爽别韵,兼诗情画意及理趣之美,呈现自然中锤炼之功力,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22.
数字流域河网提取中的阈值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DEM提取数字河网是一种高效率荻取河网信息的方法,D8算法由于直观简单,成为数字河网提取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模型之一.本文采用这一模型对南川市的河网进行了模拟,并同实际河网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汇流面积阔值设定的大小与生成河流总长度存在着幂指数函数关系,通过相关性分析恰当选择阈值,可使生成的河网与实际河网更加相符,也保证了模拟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3.
设计开发了一个用于研究《金毓黻手定本文溯阁四库全书提要》和《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网络平台,通过平台对数据的收集、存储、查询和输出等功能,可实现对两者提要数据间的智能比对研究,并通过互联网实现专家学者对《金毓黻手定本文溯阁四库全书提要》及相关文献的研究观点、学术论述的收集和实时互动的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24.
脑阁是内蒙古地区一种集戏剧、杂技、美术、舞蹈、音乐、扮演、装饰为一体的综合造型艺术和装扮型广场游艺表演艺术,其设计精巧、色彩绚丽、动感鲜明,极具观赏性,也是民族文化、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的结合体.通过采访脑阁艺术的传承人及查阅相关文献,考察了脑阁在内蒙古地区的发展历史,脑阁架子的类型和脑阁艺术的表现方式及特点等.  相似文献   
25.
苗族武术有徒手和器械两大项目。徒手又分粘功、策手、点穴、花拳、礼示五个方面。策手中的“一拳两防、一攻五变”等,是苗族武术的精华。点穴又称为神打.即穴道致伤的技击法,是苗族武术的绝招。花拳是公开流行的套路。是苗族武术的一项主要内容,其中以“小四门”、“四大门“最为普遍。  相似文献   
26.
乾隆帝将七阁开放阅览的构想最终没有达成,只有南三阁得以实现。阐述了文宗阁开放阅览的事实证据及与之相关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27.
为纪念波兰耶稣会士卜弥格逝世350周年,并促进学术界对卜弥格、穆尼阁、卢安德等波兰耶稣会士的了解,德国<华裔学志>杂志社与克拉科夫(Krakow,波兰南部历史名城)孔子学院合作,于2009年9月26-日在Ignatianum大学举办了"17世纪波兰耶稣会士在中国"[Venturing into Magnum Cathay-17th Century Polish Jesuits in China: Michal Boym (1612-1659),Jan Mikolaj Smogulecki (1610-1656),and Andrzej Rudomina (1596-1633)]国际会议.来自比利时、德国、波兰、葡萄牙、美国及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的学者,包括汉学家、科学史家、拉丁文专家和宗教人士余人参加了会议,对波兰耶稣会士来华之背景、在欧洲所受之教育,以及他们的重要科学、宗教活动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8.
<淳化阁帖>是中国书法史上第一部信而有征的法书丛帖,其优长与缺失并存.明代草书大家王铎对<淳化阁帖>有着独到的见解.王铎经长期书法生涯淬砺而形成的独到的"如灯取影"、"不规规摹拟"和"拓而为大"的临摹创作方法,是他草书不断汲取<淳化阁帖>菁华和形成审美个性风格的高明手段.<淳化阁帖>中张芝、二王等法帖是王铎草书个性风格之源.  相似文献   
29.
阁臣群体是直接服务于明代皇权的中央核心辅政官僚群体,这个群体在维系明代皇权延续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政治功能,他们的辅政活动与明代整个国家机器运转构成了良性互动,他们在明朝中央权力运行中起着不可替代的制衡作用。历史中的明代阁臣群体并未获得史家比较客观的评价,明代阁臣群体的政治地位值得进一步肯定。  相似文献   
30.
《四库全书》的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早已为世公认,收藏其书的七阁也因书而名显,享有盛誉,成为城市文化地位的象征。然七阁为什么“江苏占其二”,又为什么不选择在江苏的中心城市如江宁或苏州,却选在一江之隔的镇江和扬州,其中的原因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