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14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6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确定了白酒中的甲醇和杂醇油气相色谱测定方法,采用直接进样和毛细管色谱柱,GC-FID测定,甲醇和杂醇油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9%和97.1%,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2.
23.
《河南科技》2008,(5):37-37
夏先生咨询:酿酒技术图书信息。 答复:《白酒酿造工教程(上、中、下)》主编:李大河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邮购电话:010-65241695  相似文献   
24.
本文介绍了席夫试剂的另一种制备方法,并对其使用条件进行了探索,实践证明,它能代替常规的席夫试剂使用。  相似文献   
25.
建立了同时检测白酒中10种甜味剂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将白酒样品直接过膜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10种甜味剂在13 min内实现良好分离,检出限均为10μg·kg-1;在线性范围(10μg·L-1~100μg·L-1)内线性相关系数R>0.99,3个添加水平的平均回收率为92.8% ~104.7%,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2% ~9.3%.本方法经济、快速、简单、灵敏、高效,能够满足白酒中10种甜味剂同时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26.
科学技术推动着中国白酒业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针对中国白酒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寻求院企合作已经是中国白酒走科技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7.
本文通过测定白酒蒸馏过程中各种主要有机酸的馏出情况,结合它们的物理化学性质研究了白酒中有机酸的蒸馏特性,指出白酒中各种有机酸与总酸的蒸馏规律一致,为酒尾>酒身>酒头。适当摘取酒尾馏分,单独储存可作为调酒时的高酸含量酒,提高白酒质量。  相似文献   
28.
我厂白酒原来全是靠品尝和常规化学分析成品酒中的总酸、总酯、杂醇油、甲醇等来衡量酒质的好坏.但事实上醇、酸、酯总量并不完全能反映酒质,因而有时也就不能从根本上说明问题.1996年我厂引进一台1890Ⅱ型气相色谱仪,并采用毛细管柱,应用于工作实际,取得了较大成果. 这几年,我们取1-5轮单体酒分轮样品进行色谱分析,了解各轮次酒中香味成分含量并根据其组成特征,为合理勾兑提供了有效数据,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9.
本文发表了白酒草属一新变种,即细叶小蓬草Conyzacanadensis(L.)Cronq.var.gracilisK.M.Liu;  相似文献   
30.
运用稀释培养方法,将小曲清香型劲酒传统发酵过程中入池、发酵第四天和出窖时酒醅中的可培养细菌分为九大功能群(蛋白质降解细菌群、淀粉降解细菌群、纤维素降解细菌群、木质素降解细菌群、脂肪降解细菌群、产乙酸细菌群、产乳酸细菌群、产丁酸细菌群和产己酸细菌群),探究小曲清香型劲酒传统发酵过程中各种可培养功能细菌群的组成以及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数量较多的优势功能细菌群为产乙酸细菌群、产乳酸细菌群和产丁酸细菌群.对分离的各功能群的细菌进行核糖体RNA亚基编码基因(16S rDNA)序列分析,发现小曲清香型劲酒传统发酵过程中的可培养细菌主要为乳酸菌和芽孢杆菌两大类,分别属于3个属、10个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