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9篇 |
免费 | 5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丛书文集 | 6篇 |
教育与普及 | 19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10篇 |
现状及发展 | 2篇 |
综合类 | 158篇 |
出版年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1篇 |
2016年 | 3篇 |
2014年 | 7篇 |
2013年 | 2篇 |
2012年 | 8篇 |
2011年 | 10篇 |
2010年 | 14篇 |
2009年 | 14篇 |
2008年 | 11篇 |
2007年 | 14篇 |
2006年 | 8篇 |
2005年 | 13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9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12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89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著名数学家熊庆来(1893-1969)20世纪初从欧洲深造归来,成为中国近代数学的先驱者之一,为推动中国数学教学和数学研究,付出了毕生心血。 相似文献
52.
刘希夷,初唐著名诗人,河南汝州人氏。在由初唐诗风到盛唐诗风转变的过程中,刘希夷做出了杰出的成就。闻一多曾高度评价过他的诗歌创作。然而,就是这么一位有着巨大功勋的诗人,学界在20世纪对他的研究却显得相当寂寥,一则因为可参考的资料太少,二则也有不够重视的因素。笔者就这些很有限的研究作了一个总结性的回顾,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53.
白雪 《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4):114-117
周砥是元末吴中地区重要的雅集唱和诗人,其生平记载多有矛盾与纰误。考证他的籍贯、生卒年、字号、子嗣、荆南倡和的时间与地点几个问题,以期更加接近史实,为周砥的研究提供更加详实的资料。 相似文献
54.
邓可卉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1(2):179-186
对北宋天文学家韩显符 (94 0~ 10 13)及其制造的天文仪器进行了研究 .韩显符首先制造了至道浑仪 ,他大胆简化 ,取消了白道环 ;在地平圈上首次设置“地盘平准轮” ,加强了仪器工作部分的水平调节 ;在“游规”中设计“二直矩”以夹窥管 ,使其运转平稳 ;他明确提到定天极高度的问题 ,为后世定天极的理论和方法的产生做了铺垫 .他的第二件天文仪器在授业与观测天象方面的功用 ,证明韩显符的天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 .另外 ,还对其天文仪器的发展和承继性问题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5.
56.
罗海燕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1,32(3):88-92
云内人孟攀鳞是金元之际政坛与文坛的重要人物。《全辽金文》对其传记甚略,且仅收文一篇。笔者结合现有资料对孟攀鳞生平、交游详加考证与补充。同时又发现其佚文数篇,现抄列、标点出来,期与学者共享。 相似文献
57.
明朝洱源“何氏作家群”作家亲属关系及生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锦国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2009,8(5)
通过对第一手文献资料的阅读,对今人编写的<洱源县志>所记载的明朝洱源"何氏作家群"作家亲属关系的错误之处、作家的生平事迹的不明之处进行了考订.指出何邦渐不是何鸣凤的父亲,而是伯父;何邦渐的生年、卒年,考取选贡的时间、任职的时间和情况等做了订正,并写出了何思明的小传. 相似文献
58.
韩晋芳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30(4):375-382
惠更斯是17世纪荷兰著名的科学家,他在望远镜制造、土星观测以及在摆的研究中取得突出成就,并最早触及波动光学理论。其科学思想主要体现在粒子论思想和相对性思想两方面,其哲学观主要受笛卡尔的影响。他的科学研究方法既继承和发扬了希腊的传统,又采用了笛卡尔、培根等人的方法。 相似文献
59.
历人间沧桑 望云卷云舒——清初女词人徐灿生平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代闺秀词人中 ,宋代李清照、朱淑真的凄言婉语早已占据广大文学爱好者静谧、深邃的心灵世界。而被陈维崧推为“南宋后闺秀第一”、陈廷焯称为“国朝工词者 ,自以徐湘苹为第一”的明清之际的女词人徐灿 ,正挟清香叩开人们心扉。由于有关徐灿生平的资料有限 ,故对其生平经历的研究便有许多问题尚待解决。笔者在此本着科学的研究态度大胆地对徐灿的生平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0.
刘迎秋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23,(4):32-38
吴秋辉为清末民初山东临清著名学者,康有为称之为“真好学深思之士”,梁启超则称赞其“识力横绝一世”,因个性鲜明,时人以“怪杰”称之。其著作近年来陆续影印出版,但生平年谱尚未有学者整理。综合吴秋辉遗著、同学同事及后裔回忆录、报纸刊物等众多资料,首次对吴秋辉生平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与总结,可知其一生有四次大的转折:一是1岁时因病致残,埋下其一生性格怪癖的伏笔;二是25岁时赴济南接受新学教育,眼界大开;三是33岁新学毕业后仕途坎坷,生活困顿;四是41岁立下志向,竭力弘扬中国传统经学。吴秋辉坎坷不平的一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清末民初一批学者思想复杂性变迁的新例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