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59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6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永暑礁地质年代和第四纪地层初步划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焕庭 《科学通报》1992,37(23):2165-2165
永暑礁是我国南沙群岛西北部的一座环礁(图1)。我国学者调查过南沙群岛郑和群礁地貌、太平岛地表地质。我队在礼乐滩作过电火花地震地层学研究。1990年我队在永暑礁礁坪上打下了一口全采芯的礁相地质研究钻井,编号“南永1井”,总进尺152.07m。这是我国在南沙群岛的第一口地质钻井。  相似文献   
122.
雷州半岛珊瑚礁与全新世高海面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30  
雷州半岛西南部沿海的古珊瑚礁,是广东大陆沿岸唯一被保存下来的发育在中更新世玄武岩滩地上的典型珊瑚岸礁.该区的地壳垂直运动自新第三纪以来为沉降区,到全新世中期才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近数十年是轻微下降区.我们于1993~1995年间先后3次考察了灯楼角(20°13′N,109°56′E)和水尾村(20°24′N,109°52′E)的古珊瑚礁,前者礁平台(礁坪)最宽处约1km,长逾2km,后者礁平台宽约0.5km,长约1km.是研究全新世高海面较理想的地区之一.1 古海面标志物及其确切位置研究古海平面变化最重要是要找到能真正代表当时海平面的位置,并能测定标志物的高程和年龄.经多年研究认为,以大型块状滨珊瑚构成的礁顶面,是研究古海面的最好标志物.南海礁区单个礁体的礁顶面,宽度从几十米到千米以上;长度从几百米到几千米,其礁平面很平坦,高差很小.由于珊瑚只能在水下生长,其实际生长上限在大潮低潮面下1m深,珊瑚礁顶面记录着海平面的确切位置,珊瑚样品又是多种测年方法的上选材料,因而珊瑚礁顶面是古海面的极好标志物.  相似文献   
123.
关耳 《科学之友》2003,(8):29-29
同期声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昆士兰大学为澳大利亚重点大学之一,其教学质量及研究工作世界知名。大学于1910年成立于布里斯班,为昆士兰州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高等学府,大学的使命,是为学生提供世界级的高等教育机会。昆士兰大学在教育和研究方面具有优良的国际声望,并在国际合作研究和发展项目以及技术出口方面有突出的成就。它在昆士兰州提  相似文献   
124.
西沙珊瑚礁锶同位素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深海钻探计划(DSDP)的执行在全球范围内推动了“锶同位素地层学”的研究.赵焕庭等和于津生等报道了南沙群岛“南永一井”的34个样品的锶同位素数据,并对珊瑚礁的锶同位素地球化学作了开拓性的研究工作,本义将研究西沙群岛“西琛一井”(16°27′N,111°42′E)第四纪珊瑚礁地层的锶同位素组成特征,并探讨其古环境意义.  相似文献   
125.
科学家在十多年前就指出,人类正在给地球带来巨大的破坏性的影响,将造成灾难性的全球气候变化,而现在这一预言正在逐渐成为现实。有证据表明,物种消失正在加速,我们可能在有生之年亲身经历一场物种大灭绝灾难,其规模可与史上包括恐龙灭绝在内的前五次大灭绝灾难相当,而人类可能被列于此次灭绝物种的名单之中。要阻止灾难发生,关键还在人类自己。科学家呼吁人类立即行动起来,采取措施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物排放,维护生态平衡,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26.
造礁石珊瑚碳酸盐生产不但维系着珊瑚礁的生长, 并且还是大气CO2的重要来源之一. 采用生态调查法首次在国内开展造礁石珊瑚碳酸盐生产力的估算研究, 获得海南三亚鹿回头岸礁区礁坪和礁坡珊瑚平均碳酸盐生产力分别为(1.16 ± 0.55)和(3.52 ± 1.32) kg•m−2•a−1. 珊瑚碳酸盐生产力主要受珊瑚组成、分布以及骨骼生长的属间差异影响. 20世纪60年代以来, 岸礁区日益加剧的人类活动造成珊瑚碳酸盐生产力下降了约80%~89%, 并导致珊瑚礁加积速率降低, 目前已低于现代海平面上升速率. 随着未来海平面持续上升, 鹿回头岸礁的生长模式将可能由过去向海生长为主转变为垂直生长为主, 反映出全球海平面上升背景下, 珊瑚岸礁生物地貌过程对强烈人类活动干扰的响应. 此外, 珊瑚碳酸盐生产力下降还导致碳酸盐生产过程中CO2释放的减少, 未来珊瑚礁区特别是岸礁区可能因为人类活动的增强而改变其在海洋乃至全球碳循环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7.
128.
Coral reef bleaching is usually characterized by expulsion of symbiotic zooxanthellae, loss of zooxanthellae pigmentation, or both. We collected 128 samples comprising 39 species of 21 genera of reef-building corals from Luhuitou and Xiaodonghai in Sanya of Hainan Island and Daya Bay of Guangdong Province, respectively, and analyzed the symbiotic zooxanthellae population density.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the symbiotic zooxanthella density varies from 0.67×10^6 to 8.48×10^6 cell/cm^2, displaying significant interspecies variability, with branch corals usually having relatively less zooxanthellae (ranging from 0.67×10^6 to 2.47×10^6 cell/cm^2) than massive species (from 1.0×10^6 to 8.48×10^6 cell/cm^2); (2) corals inhabiting within 4 m water depth have higher levels of symbiotic zooxanthellae than those living at the bottom (-7 m depth) of the reef area; (3) there is no discernable difference in the zooxanthellae density between corals from relatively high latitude Daya Bay (-22°N) and those from relatively low latitude Sanya (-18°N) at comparable sea surface temperatures (SST); (4) in partially-bleached corals, the density of zooxanthellae shows the following order: healthy-looking part〉 semi-bleached part 〉 bleached part. Based on the above results, we suggest that (1) the zooxanthellae density difference between branching and massive coral species is the main cause that branching corals are more vulnerable to bleaching than massive corals. For example, symbiotic zooxanthellae levels are low in branching Acropora and Pocillopora corals and thus these corals are more susceptible to bleaching and mortality; (2) symbiotic zooxanthellae density can also be affected by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such as sediment loads, diving-related turbidity, and aquaculture-related nitrate and phosphate input, and their increase may reduce symbiotic zooxanthellae density in corals.  相似文献   
129.
刘斌 《青年科学》2010,(5):45-45
珊瑚礁正在死亡,全世界的科学家和各国政府正在探寻,如果它们完全消失将发生什么情况。  相似文献   
130.
水域异象     
阴阳动物豹蛙现身北美,白鲸忍受癌症折磨,棘冠海星大爆发摧毁珊瑚礁……并非科幻小说中的场景正在全球水域不断上演。虽然我们用肉眼可能看不见水域里发生的变化,但我们的生活却因此发生了改变——被污染的水源随着自来水已经进入我们的家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