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6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通过分析会计要素经济价值的变动状况和价值的决定因素,指出“历史性”在一个价格不断变动的经济体系中,不能带来真正的“真实性”.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对会计要素的涵义作了新的阐释,指出其共同的本质在于“未来性”.为兼顾会计要素价值评估的“决策有用性”和便于运用的“成本效益原则”,指出“现实性”是沟通“历史性”与“未来性”的桥梁.  相似文献   
62.
作为一位有特色的诗人,何其芳对陈敬容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陈敬容中期的诗歌走出了早年孤独寂寞的个人情绪,诗的情绪高涨,明朗乐观,并运用现代派手法更多地抒写社会现实.同时,她在与何其芳的这种师承中又有所超越,并逐渐走向成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个性,写出了一批刚柔相济、知性与感性融合的精美佳作.  相似文献   
63.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7,(2):119-123
在可能性视角变迁中理解近代科学无限观变迁。信仰指向的可能性以及从这个视角讨论现实的可能性,是一种独特的视角。在这里,上帝无限可以很好理解,但它不等同于世界无限。作为对比,理由所揭示的可能性乃是以现实为基础的可能性。其中,上帝无限等同于世界无限;进而推演出无限空间概念。但是,空间无限的存在意义仍然离不开信仰因素。追踪这两种可能性的谈论方式,可帮助我们理解近代科学的无限空间概念的产生和演变。  相似文献   
64.
高校体育保健课程的开设是为了保证每位体质弱势大学生都能够享受到体育锻炼及健康促进的权利,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促进体质弱势群体学生的身体健康及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发展。随着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对健康的高度关注,在体现以人为本和教育公平的视域下,高校体育保健课程的设置便被提上日程。从保健课程开设的特殊性、存在的问题以及具体解决途径等方面进行分析,旨在为高校体质弱势群体的体质健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5.
由于马克思与福柯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叙事方式的不同,学术界大多认为两者一直处于一种对立的状态。然而,当我们细心分析建立在双方思考体系内的根源时,则不难发现两者的共质。文章拟就福柯在"全景敞视建筑"中对权力转换模式的分析与马克思就阶级对社会发展推力的解释进行比较,以期探讨在马氏与福氏的理论架构中无不渗透的"人性关怀"与"现实性"。  相似文献   
66.
张莎 《科技信息》2012,(8):177-177
日本作家泉镜花为世人创造出一个不同于其他作家所描绘的独特的"镜花世界"。其作品不仅展现出日本传统美的特质,更反映出其对永恒美的不懈追求。本文试通过泉镜花早期的短篇小说作品《外科室》来分析其歌颂永恒美的纯粹与执着。  相似文献   
67.
《社戏》的诗意只存在于双重视角中的童年视角,其内涵并非完全的人性纯美,它是现实性而非理想性的,因此也是不纯粹的。它表达了鲁迅对平桥村农民真挚的爱,隐含其后的是深刻的理解与别样的怜悯,同时显示出鲁迅与五四知识分子在启蒙意识上的差异。这种不同让其批判之笔从农民身上的国民性转向了知识分子,因此《社戏》重要的是其现实意义与转折意义。  相似文献   
68.
针对庆云水利工程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全县沟渠河网水库化与机井建设有序化的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69.
曹剑 《科学之友》2009,(7):59-61
本文分析了李白《古风》五十九首的思想内容,其中包含有唐玄宗时期的政治由开明到黑暗腐朽的;有反对不义战争的;有天宝时期的政治和政策脱离社会现实的;有李白个人怀才不遇,说明当时轻视贤才、重用小人等方面的内容,集中反映了李白《古风》五十九首的社会现实性。  相似文献   
70.
在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下,农民工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必然产物。“农民工进城”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必然现象,因而,面对这些城市的“未来市民”,城市有些不知所措,因此,农民工怎样在城市中生存并融入城市,最终完成城市化进程成为一个让人关注的问题,而在城市中建立一个属于农民工自己的自治组织,以保护他们的合法利益,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城市生活就成了农民走向城市的必然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