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3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8篇
系统科学   31篇
丛书文集   202篇
教育与普及   99篇
理论与方法论   125篇
现状及发展   27篇
综合类   3700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145篇
  2013年   162篇
  2012年   193篇
  2011年   232篇
  2010年   224篇
  2009年   314篇
  2008年   259篇
  2007年   319篇
  2006年   322篇
  2005年   264篇
  2004年   206篇
  2003年   230篇
  2002年   219篇
  2001年   193篇
  2000年   148篇
  1999年   147篇
  1998年   89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周小阳 《科技信息》2008,(20):270-270
在信息化的今天,高校资料室现代管理的必然性和实现现代化管理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52.
一、远程教育中教学环境的适应与构建的理论基础 信息化教育指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它是建构主义理论与先进的技术(如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的产物。皮亚杰认为智慧本质上是一种对环境的适应,智慧的适应是一种能动的适应。一定的刺激只有被主体同化于认知结构之中,主体才能做出反应。认知结构的功能(适应环境的功能)不变性和认知结构的结构可变性是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两个立论基础。皮亚杰认为认知结构产生的源泉是主、客体_的相互作用的活动,在相互作用的活动中蕴涵着双向建构,即环境信息内化以形成认知结构(内化建构),同时,已懒散地形成或正在形成的认知结构运动于环境以改造环境(外化建构)。  相似文献   
53.
曹玉杰 《科技信息》2007,(4):225-225
0.前言从古至今道路无论在功能还是在其他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并不断发展着,就北京来说其作为六朝古都,早在元朝建大都之时,就在“市”的道路两旁种植树木。解放前我国城市道路狭窄,路面质量差,  相似文献   
54.
本文从分析现代化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理论来源入手,阐述了现代化理论的战略意蕴和理论特点,并在此基础上作了较为全面的评价。  相似文献   
55.
《信息化建设》2003,(3):12-13
2003年1月15日,天津市召开信息化工作会议。此次会议主要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市委八届三次全会要求,总结一年来信息化工作取得的成绩,抓住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的历史机遇,围绕“三步走”战略,部署新年度任务,树立新标  相似文献   
56.
农村社会发展的相对滞后将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大挑战,提升农村现代化程度将成为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提升农村现代化程度必须与时俱进 ,创新农村制度体系 。  相似文献   
57.
58.
59.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时代给档案部门提出了一个紧迫的任务——逐步采用以电子计算机技术为主的档案现代化管理,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今天,如果档案管理不逐步实现现代化,档案工作就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档案事业的发展就受到影响。因此,档案管理  相似文献   
60.
孙中山和邓小平的现代化思想对中国现代化有重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他们的现代化思想有相似之处,由于所处的历史条件不同,其理论内容,现代化目标和具体实施方法都不相同。本文旨在通过对孙中山和邓小平现代化思想初步探讨,从而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