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1篇
丛书文集   9篇
教育与普及   182篇
理论与方法论   36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26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Zenisu deep-sea channel originated from a volcanic arc region, Izu-Ogasawara Island Arc, and vanished in the Shikoku Basin of the Philippine Sea. According to the swath bathymetry, the deep-sea channel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egments. They are Zenisu canyon, E-W fan channel and trough-axis channel. A lot of volcanic detritus were deposited in the Zenisu Trough via the deep-sea channel because it originated from volcanic arc settings. On the basis of the swath bathymetry, submersible and seismic reflection data, the deposits are characterized by turbidite and debrite deposits as those in the other major deep-sea channels. Erosion or few sediments were observed in the Zenisu canyon,whereas a lot of turbidites and debrites occurred in the E-W channel and trough axis channel. Cold seep communities,active fault and fluid flow were discovered along the lower slope of the Zenisu Ridge. Vertical sedimentary sequences in the Zenisu Trough consist of the four post-rift sequence units of the Shikoku Basin, among which Units A and B are two turbidite units. The development of Zenisu canyon is controlled by the N-S shear fault, the E-W fan channel is related to the E-W shear fault, and the trough-axis channel is related to the subsidence of central basin.  相似文献   
62.
洪灾作为相当复杂的灾害系统,既有整个水系的泛滥,也有小范围暴雨的局部灾情;既有过量降雨引起的水灾,又有风暴、地震、火山、滑坡、海啸、雪崩、崩塌等引发的次生水灾;既有纯自然性质的水灾,也有人为造成并加剧的水患。  相似文献   
63.
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浙江省温州市东北部的海滨.这里在距今1.28亿年至1.21亿年曾发生至少7次火山爆发,形成流纹岩、凝灰岩和多种火山碎屑岩.因此,雁荡山原来是一个复活型破火山.这是各种景观地貌形成的物质基础.破火山的陷落、火山熔岩的平行层面的垂直节理、熔岩角砾的差别风化、第四纪时期的寒冻风化,以及频频发生的热带风暴带来的强降水,将火山岩雕刻成奇峰叠嶂、胜门险阙、古洞畸穴,随处可见风暴流泉.  相似文献   
64.
新生代以来,我国有火山千余座,大致可分为7个火山带.虽然迄今为止没有发现活火山,但并不能因此而断定,我国的火山不存在着潜在喷发的可能,因为有的火山即使休眠了数百年,也会喷发.  相似文献   
65.
西准噶尔白碱淮北部太勒古拉给深水沉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西准噶尔札依尔山南缘下石炭统太勒古拉组中发现的沉水火山碎屑岩沉积特征;根据粒序、沉积结构和构造、横向与垂向上的特点,将深水火山碎屑岩划分为6种岩组,并建立了4种岩相组合;剖面垂向层序表明:从底向上,粒序由粗变细,层厚由厚变薄,“近基”火山碎屑浊积岩逐渐被“远基”浊积岩代替,表明研究区泥盆纪至早石炭世,洋盆扩张,火山喷发由强变燕、沉积环境由深海浊积中扇向外扇演化。  相似文献   
66.
67.
文章分析了西藏拉萨达孜侏罗统叶巴组火山角砾凝灰岩的地质背景、波痕及寄主地层特征。结果显示,西藏拉萨达孜叶巴组为一套中酸性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为主的岩石组合,其地球化学特征证实为岛弧环境,其中段火山角砾凝灰岩中发现波痕,波长介于165-235cm,波高约20-30cm,为具宽阔的不对称浪成波痕,其古流向为SSE,形成于滨岸地带。  相似文献   
68.
《大自然探索》2004,(7):38-39
黄石公园位于美国西部的怀俄明州、蒙大拿州和爱达荷州交界处,是美国设立最早、规模最大的国家公园,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自然保护区。 黄石公园景观最著名的有:动物景观、地热景观和峡谷景观。园区内的原住民——野生动物是黄石公园  相似文献   
69.
中国的活火山及有关灾害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魏海泉  刘若新 《自然杂志》1998,20(4):196-200
据文字记载和同位素年龄测定,中国境内存在有长白山天池火山、黑龙江五大连池火山、新疆于田火山,龙岗金龙顶子火山等活火山.云南腾冲也存在有地热显示的活火山,在已知与特定的活火山中,以长白山天池火山火山灾害最为严重,其直接灾害与间接灾害应引起全球关注.  相似文献   
70.
大洋地壳的跷跷板现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前后,东西太平洋海面高度分别升降40cm,水均衡作用使洋壳反向升降13cm。由此形成的东西太平洋地壳跷跷板运动是厄尔尼诺现象与地震火山活动一一对应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