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11篇
理论与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18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本文认为,高尔基早期的浪漫主义创作是随着俄国工运的高涨而逐步走向成熟的,这些作品是无产阶级的战歌,也表现了作者的崇高理想和革命激情。  相似文献   
102.
杨慧娟 《科技资讯》2012,(5):178-179
传统的高中英语教学过分强调学科的逻辑体系,课程结构单一。采取死板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进行灌输,或简单讲练句型句式,教学活动毫无新意可言,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毫无激情。笔者认为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使英语教学贴近社会生活,使教学中始终充满时代气息和青春的色彩,让学生对英语学习"情有独钟"。  相似文献   
103.
邓志文 《咸宁学院学报》2012,32(1):40-41,50
辛弃疾的词固然不失英雄豪放本色并构成其词作的基调,但其词风格乃是多样、复杂的,前人多有论及且已成共识。辛词多英雄风云之气,亦不乏婉丽缠绵的儿女之情,虽刚亦柔,庄谐兼备,有俊逸豪放,又显悲壮沉郁,是一个多种风格杂糅的复合体。从文艺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讽刺激情是形成其风格多样化的主导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4.
刘志忠 《科技信息》2012,(34):370-370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发展的一切”,这是新课程改革的宗旨。在这样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之间的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而要在生物课堂上真正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使新课程理念真正落实到课堂上来,我们就必须营造一个更为广泛的学习生物的空间和氛围,构建一个充满激情的生物课堂,让笑声和快乐洋溢的智慧生物课堂。  相似文献   
105.
长期以来对于《水浒传》中英雄的论述很多,但很少关注《水浒传》中群体英雄的塑造。笔者认为《水浒》不仅通过面具式的图腾崇拜赋予英雄们超人的外形和性格,而且在强化英雄的邪性之美中,进一步突现了原发性的生命激情,最后种种力量汇集,形成“群体舞蹈式的英雄氛围”,在这种共同的“律动”和“声韵”中,情绪被逐步强化、郁积、宣泄,把人类对生命尊严的崇拜推向极致,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不可逾越的阳刚之美的顶峰之作。  相似文献   
106.
人们常说:追求生活是为了享受生活。而直销员,正是用不懈努力来描绘属于自己那片天空的人。每一天,他们都精神饱满地投身事业之中,积极乐观、自信向上,面对困难和挫折从不轻言放弃。 为了能更激情地展业和开拓市场,很多直销团队都会抽出适当的时间,开展一些利于团队交流、增加团队凝聚力的活动。这不,本文作者所在的直销团队就于近期举办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旅游研讨会……[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7.
2006年度安徽省科技厅结合科技工作实际,强力推进机关行政效能建设,进一步改进了机关作风和领导作风,增强了对群众的感情和对工作的激情,党员干部精神振奋,有效地推动了全省科技工作的开展和管理工作的创新.  相似文献   
108.
于淑静 《科技信息》2009,(10):241-242
一个真正有个性魅力的语文老师必须是胸怀理想、富有激情诗意的老师;一个真正有个性魅力的语文老师必须是喜欢读书、善于积淀的老师;一个真正有个性魅力的语文老师必须是富有爱心、具有人格魅力的老师;一个真正有个性魅力的语文老师应该是批判创新、时尚前卫的老师。  相似文献   
109.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迅速发展,规模进一步扩大,“以就业为导向”作为改革和发展职业教育的方向也已成为社会共识。文章阐述了对学生“积极激情精神”的内化教育和“六个意识”的培养,以期使我们的教育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0.
, 《科学大观园》2013,(15):48
做个好梦不仅会让人心情愉快,对第二天的生活充满激情。然而也有人害怕做梦,担心晚上多梦会影响第二天的工作。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经常做梦的人会思维更加敏捷。经常做梦的人更聪明吗?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梦是潜意识用来解决各种内心冲突的手段。做梦能帮我们了解内心世界,使我们在现实中走得更好、更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