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4篇
系统科学   7篇
丛书文集   14篇
教育与普及   118篇
理论与方法论   20篇
现状及发展   6篇
综合类   47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以黄石地区通江湖泊为调查区域,综合运用田野调查和文献调研方法,对拟实施灌江纳苗的目标湖区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和分析探究。结果表明在目标湖区,当地居民对湖泊开发满意度低于20%,渔民收入明显偏低,51.6%的渔民月经济收入在1000和2000元之间,水质受工业污染尤为严重,而水质恶化又直接导致鱼资源和产量的下降;在受访企业中,技术人员和高级职称所占比例仅为5.1%;在上述结果分析及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相关的合理化建议。调查结果表明在目标湖区开展灌江纳苗十分必要,并需要建立灌江纳苗的长效机制,以谋求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2.
使用水污染损失率评价方法可以使对水体使用功能损害程度的评价具有鲜明的物理意义。对抚仙湖水体的评价表明,目前抚仙湖水质较好,用于饮用水源、养殖、游泳的损害率分别为2.06%、0.96%和1.95%,其它功能的损害度为0。  相似文献   
73.
马景健  陈建生  彭靖  王超  赵智 《河南科学》2014,(11):2303-2308
以近十年的多时相Land Sat TM/ETM+影像为数据源,从面积、变化率等方面对湖泊的变化过程进行研究,并结合达里湖流域临近四个雨量站的降雨量、蒸发量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达里湖从2003—2013年湖面面积不断减小,面积由204.11 km2减小到180.02 km2,面积减少了24.09 km2,平均每年减少2.41 km2;近十年来,达里湖流域降雨量波动较大,但是没有明显减少趋势,流域蒸发量波动较小且远大于当地降雨量.分析达里湖流域湖泊面积变化与降雨量和蒸发量的关系显示,降雨量并非湖泊面积变化的决定性因素,蒸发量对湖泊面积变化影响较小.达里湖除接受降水补给外,还接受地下水的补给,且地下水可能并非来自当地降水.  相似文献   
74.
通过对西藏20个不同类型湖泊表层沉积物中硅藻属种分析鉴定,共发现10科27属212种硅藻,以喜碱性硅藻为主.其中相对优势属为Navicula(17.5%),Nitzschia(10.8%),Cymbella(8.5%),Fragilaria(8.5%),Gomphonema(7.1%),Pinnularia(6.1%);相对优势种为Denticula elegans,Fragilaria pinnata,Nitzschia denticula,其次为Navicula cincta var.leptocephala,Fragilaria leptostauron var.martyi,Amphora ovalis var.pediculus.研究表明:盐度指标T DS,SC,ρ(Mg2+),ρ(Mg2+)/ρ(Ca2+),ρ(CO2-3+HCO-3)和碱度是藏北湖泊硅藻分布的主控因素,pH值对硅藻种属组合特征也有明显控制作用.Denticula elegans可在电导率为3.98 mS/cm的环境中良好生长;Nitzschia denticula在西藏地区对pH的最高适应值达10.56;Fragilaria pinnata最优生长环境pH值为8.68,电导率为0.30 mS/cm;Fragilaria leptostauron var.martyi对盐度有一定的耐受能力,可在SC最高达3.98 mS/cm的环境中生长;Amphora ovalis var.pediculus在西藏地区最适生长环境SC为0.48 mS/cm,pH值为10.26;微咸水种Amphora veneta具有较强的耐盐性,能在盐度为345 mg/L的环境中大量生长;Opephora martyi的大量生长可能指示了营养良好的水体环境.  相似文献   
75.
本文研究了盛夏季节武昌东湖水体的温度效应及其日变化特点与天气条件的关系,指出了湖泊水体对沿岸陆地温度调节作用的大小是取决于风的向背和离水体的远近,同时还探讨了盛夏湖泊水体表面与沿岸陆地之间温差的垂直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76.
湖泊沉积物有机质δ13C古气候解释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泊沉积物有机质稳定同位素(δ^13C)在古全球变化中的应用研究近年来发展迅速,成果令人瞩目,保存在湖泊沉积物中的有机质δ^13C组成主要由湖泊沉积物中有机质来源决定,此外,还受植物合成有机质所需碳的来源、温度、湿度、光照条件、大气压力、CO2分压、盐分及营养元素、湖水化学性质(pH值、硬度等)、湖泊初级生产力以及沉积物埋藏后的保存状况等因素影响,有机质碳同位素与气候间存在一定联系,但比较复杂,两者之间不存在固定的模式,因而,湖泊沉积物有机质^13C在解释古气候变化上存在多解性、复杂性和混乱性,大气压力(主要是大气O2分压)和温度以及由它们所控制的不同来源的有机质等3个方面决定了δ^13C气候解释的多解性和复杂性,在实际工作中,δ^13C应结合其它环境指标共同使用,才能从中提取正确的古气候信息,本文利用国内外的一些研究成果,对湖泊沉积物有机质δ^13C的组成特征、分馏机理与模式及其古气候解释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和评述.  相似文献   
77.
仁科三湖底栖动物及其现存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野外调查,阐述了日本仁科三湖底栖动物及其分布特点,介绍了底栖动物的现存量与水深的关系。  相似文献   
78.
巢湖富营养化危害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巢湖为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具有防洪、灌溉、航运、给水、渔业、旅游等多种功能。由于水质污染,巢湖正面临富营养化危害,湖泊衰亡过程正在加速。文章针对巢湖富营养化的现状和成因进行分析,从水生生态环境,环境水文学及合理利用藻类的角度,探讨了减缓富营养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79.
陈鹏  张冰  马荣  石建省  司乐天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3,23(26):11108-11117
在大气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为定量分析坝上高原典型湖泊察汗淖尔近30年的演变及驱动要素贡献率,通过遥感影像与资料收集,对湖泊面积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法量化驱动湖泊变化的主要因素及其相对贡献率。结果表明:察汗淖尔在过去30年间逐渐萎缩,几乎干涸,变化速率为-0.94 km2/a;温度升高,暴雨次数显著减少,不利于察汗淖尔湖泊水面面积的维持;高额的农业用水量是导致湖泊萎缩的主要原因,各影响因素贡献率大小依次为农业用水量>地下水埋深>降水量>径流量>年均温;农业用水量相关系数为-0.71,贡献率为51.1%,地下水埋深相关系数为-0.67,贡献率为33.3%。大气条件是湖泊变化的重要背景因素,人类活动进一步加剧湖泊变化。  相似文献   
80.
卫星遥感监测近30年来青藏高原湖泊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湖泊是揭示全球气候变化与区域响应的重要信息载体.以青海省、西藏自治区2005~2006年的408景CBERS CCD影像和5景Landsat ETM+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在1975年前后的1177幅1:10万地形图和82幅1:5万地形图的支持下,完成青藏高原1 km2以上湖泊的卫星遥感调查,并将其结果与20世纪60~80年代第一次全国湖泊调查进行比较,对青藏高原湖泊数量、面积、空间分布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确定截至2005~2006年,青藏高原共有1 km2以上湖泊1055个,占同期全国湖泊总数量的30%以上,其中青海省222个,西藏自治区833个;青藏高原湖泊总面积为41831.72 km2,占全国湖泊总面积的50%以上.发现面积大于1 km2的新生湖泊共30个,原面积大于1 km2的湖泊消失5个.13个面积大于500 km2的大湖中,羊卓雍错在调查期内萎缩严重且目前仍在继续萎缩;青海湖在调查期内总体呈萎缩状态,但另有研究表明自2004年后呈扩张趋势.色林错、纳木错和赤布张错的面积也有较大的扩张.新生湖泊按照成因可归纳为河道扩展、沼泽转化等6种类型,消亡湖泊则多是由于自然条件变化导致的干涸.在3个典型的气候与生态环境敏感区中,那曲地区和可可西里地区的湖泊总体呈扩张趋势,而黄河源区的湖泊则总体呈萎缩状态.区域湖泊变化特征是近几十年来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导致的温度升高、冰川融化、冻土消融、雪线退缩等现象的显著响应.调查和分析结论可为青藏高原湖泊变化及其对气候波动的响应等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