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7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3篇
丛书文集   25篇
教育与普及   8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440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21.
研究了不同条件下复合菌液对生活污水中污染物CODCr、BOD-5、氨氮、总磷的去除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复合菌液在曝气和不曝气条件下对污染物都有很好的降解能力,而曝气条件下降解能力更高.在复合菌添加量为5/1 000和曝气时间为24 h时,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最佳,CODCr、BOD-5、氨氮、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75.31%、72.32%、72.38%和70.61%.  相似文献   
322.
通过对垃圾填埋场所产生的垃圾渗滤液进行回灌处理研究,发现在回灌之前采用石灰调节渗滤液的pH值对NH3-N的去除有较大的影响.同时pH为8-9的渗滤液回灌到垃圾填埋场中改变了垃圾内部的酸性环境,加快了垃圾的生化反应使回灌后渗滤液的COD值有明显的降低.  相似文献   
323.
通过对垃圾填埋场所产生的垃圾渗滤液进行回灌处理研究,发现在回灌之前采用为调节渗滤液的pH值为NH3-N的去除有较大的影响,同时pH为8-9的渗滤回灌到垃圾填埋场中改变了垃圾内部的酸性环境,加快了垃圾的生化反应使回灌后渗滤液的COD值有明显的降低。  相似文献   
324.
亚硝化单胞菌的硝化活力比较王 艳1,2,李大平2,刘世贵1, (1.四川大学生命科学院,成都610064;2.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成都610041)亚硝化单胞菌属是自然界氮循环链中的重要细菌,它们能将氨态氮转化为亚硝酸盐氮,为亚硝酸盐氧化细菌提供作用底物,并从该氧化过程中获得了能量同化二氧化碳、合成细胞物质,属于硝化细菌科两个生理亚群之一———亚硝化细菌(又称氨氧化细菌).我们通过特殊生境分离和驯化等手段,获得能够耐受50℃高温并具有较高硝化活力的5株亚硝化单胞菌株.其菌株间的形态和大小不同,细胞呈椭圆形、短杆状或长杆状,单个生长,…  相似文献   
325.
A/O工艺处理炼油废水的效果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炼油废水A/O工艺氨氮去除率低的问题,运用生物脱氮原理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论述废水强化预处理除油的重要性,提出应根据废水水质选择合理的硝化工艺,并提出了改进现有工艺的措施。  相似文献   
326.
负载型TiO2光催化降解有机及无机废水中的氨氮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以拉西环为载体,TiO2为催化剂,在浅池玻璃反应器中,研究了紫外光源对有机及无机铵盐水溶液中的氨氮进行光催化降解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初始氨氮浓度在33—100mg/L,其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为25—35℃,曝气量为300L/h,pH为11,催化剂用量为1.6g。另外对于不同铵盐,其氨氮降解率变化较大,并对其原因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327.
本文讨论了硫酸盐、氨氮、碱度及水力负荷等因素对污泥颗粒化的影响情况。在处理制药废水容积为15L的中温实验室UADB反应器中形成了颗粒污泥。试验表明:通过逐步驯化接种污泥,适当增加进水碱度,运行初期采用脉冲进料提高瞬时水力负荷等措施,可使反应器承受较高浓度的硫酸盐、氨氨和氯化物,并有利于形成颗粒污泥。污泥颗粒化后,反应器处理制药废水的容积负荷可达10~15ksCOD/m ̄3·d,COD去除率为80%~90%,水力停留时间为6~8小时,进水COD/S0为3~5。  相似文献   
328.
文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JJF1059-1999)中的分析与评定方法,对氨氮实验中的不确定度进行了分析与评定.  相似文献   
329.
实验利用新型悬浮载体对氨氮降解进行了研究.在悬浮载体上形成了蜂窝状的微生物薄膜结构,增加了微生物附着的比表面积,薄膜的形成有利于氧气的扩散和基质的转移,为硝化菌提供了有利的生存环境.实验在pH值为7.8~8.2,温度为24~29℃的条件下,当进水的氨氮质量浓度为40~78mg·L-1时,经过3h的反应周期后,氨氮质量浓度下降到2mg·L-1以下,COD从300mg·L-1降低到50mg·L-1以下;在反应周期为4h时,氨氮质量浓度从80~130mg·L-1下降到3.5mg·L-1以下,COD从350mg·L-1降低到46mg·L-1以下.结果表明,该悬浮载体上形成的生物膜结构有利于氨氮降解,反应器内实现了较好的COD和氨氮去除.  相似文献   
330.
氨氮胁迫对背角无齿蚌三种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剑  胡宝庆  饶育才 《江西科学》2008,26(6):887-890
本研究测定了在不同浓度氨氮胁迫下背角无齿蚌(Anodonta woodiana Lea)血清和肝胰腺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及溶菌酶(LSZ)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血清SOD活性在氨氮浓度为10mg/L时最低,之后随浓度的增加而上升,而肝胰腺SOD活性在氨氮浓度为2.5mg/L-10mg/L时随氨氮浓度增加而上升,当浓度为10mg/L时达到最大值,之后随浓度的增加其活性有所下降,但仍略高于对照组;在氨氮浓度为2.5mg/L~20mg/L时,肝胰腺CAT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在浓度为2.5mg/L时为最小值,此后略有回升,在浓度为40mg/L时高于对照组,而血清CAT活性明显下降,在浓度为40mg/L时下降至最小值;肝胰腺LSZ活性随氨氮浓度增加成起伏变化,在氨氮浓度为10mg/L时达到最小值,之后明显上升,当浓度为20mg/L时达到最大值,而血清LSZ活性在氨氮浓度为2.5mg/L-10mg/L时与对照差别不大,在浓度为20mg/L时下降到最低值,在浓度为40mg/L时明显升高并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