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64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137篇
系统科学   129篇
丛书文集   210篇
教育与普及   107篇
理论与方法论   96篇
现状及发展   27篇
综合类   538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230篇
  2013年   233篇
  2012年   295篇
  2011年   366篇
  2010年   381篇
  2009年   383篇
  2008年   827篇
  2007年   542篇
  2006年   363篇
  2005年   322篇
  2004年   259篇
  2003年   221篇
  2002年   283篇
  2001年   184篇
  2000年   120篇
  1999年   102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中韩两国的《诗经》研究均历史悠久,成果丰硕,彼此之间互有同异,这为比较研究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仅就古代的研究情况而言,无论是在研究的历史时限上,还是在研究的文化背景和具体内容上,都具有极大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72.
傣族和日本民族都是水稻农耕民族,糯米食品在各自的日常生活、宗教祭祀、节庆、生命礼仪中均被赋予了一定的象征意义。其文化寓意的相似性,缘于大致相同的经济生活背景及对糯食文化的认同。  相似文献   
73.
在阐述了流媒体技术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对主流技术的分析比较提出了以WindowsMedia为技术支撑,基于组播和点播的流媒体继续教育平台解决方案,并对资源的同步控制和安全策略作简要分析,实现一个功能丰富的继续教育平台.  相似文献   
74.
人们早已普遍认识到苏轼的文学创作给后世寂寞的文人所带来的长时间欣喜,然而,学术界却并未像我们认识苏轼的文学成就一样去正确估价其丰富而深刻的创作思想,他所提供的原创性文艺理论资源也未得到有效利用。这种状况,无论对于苏轼本人抑或对于后世读者,都是不公正的。从现代写作学的角度观察,不难发现,苏轼在其一系列诗词文章特别是与友人的往来书信中,比较系统地提出了他的文艺创作思想。主要包括作家修养论、创作目的论、艺术构思论、文本和谐论、作品风格论。  相似文献   
75.
《情爱画廊》和《作女》与张抗抗的其他作品一样,对人性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对人尤其是女性的精神世界进行着思索,这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在理想的描绘中,却出现了偏颇:两性关系、地位严重失衡,理想失之于虚幻。  相似文献   
76.
余光中说:“中西文学浩如烟海,任取一端,即穷毕生精力,也不过略窥梗概而已。”(郁龙余《中西文化之异同》)特别是在这个新知识爆炸式激增而古文明雪崩式坍塌的时代,专业化的利刃早已将貌似完整的文化体系肢解得面目全非,以致“管中窥豹”、“盲人摸象”这些曾经具有讥讽意义的词语,如今竟戏剧性地变成了经济而有效的“治学方法”。为此,面对“人本文学之中西比较”这样一个宏大的论题虽难免心虚却并不怯阵,管窥一番又何妨!如果能成为真切触及“对象”的“盲人”,那岂不比做一个“睁眼瞎”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77.
本文用一种“节汇成本比较”的方法,对上海市集成电路及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比较优势进行调查研究,提出了上海市在这两个产品领域发展重点的建议。  相似文献   
78.
略论中西宗教中的真善美——中西价值观一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凝聚了历代人们的价值观念和人生理想,又强烈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同时它又有着明显的民族特色。透过对中国的儒、释、道与西方基督教文化中的真、善、美等观念的比较可以透视出中国和西方文化不同的价值观念。在中国与西方宗教中,认知价值方面“存而不论”与“追根溯源”的不同取向;“入世”与“出世”的不同人生理想;“优美”与“壮美”的不同审美情趣等都表现了中国与西方不同的文化传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这些特点,对于了解各民族的文化特质,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79.
80.
《大雷雨》与《原野》有许多惊人的相似点:凶狠的婆婆、懦弱的丈夫、敢于寻觅的媳妇以及一个女人和两个男人的故事等,它引起了高校师生无数次在表层和深层上的追问.本文以两名剧剧名的象征义作为切入口,剖析了它们自开始演出至今国内外评论界有关评论的成因,重新解读了这两个分别来自中国和俄罗斯的世界名剧,进而确立一个与目前评论界的定评不同的结论:《大雷雨》与《原野》都是家庭悲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