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与普及   24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12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新药临床前生殖药理毒理学规范性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课题介绍 我国研发上市的药品一直未能进入欧美市场,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我国临床前评价体系不规范,为此,我们开展了《引进美国新药安全性评价技术,建立符合国际规范的评价体系》研究,同时将其运用于药理学评价之中,如《建立并完善抗前列腺疾病药物临床前评价技术服务平台》等。  相似文献   
72.
雾霾中污染物成分复杂,单一评价某类污染物无法评估其综合毒性。为了快速、准确和全面地评价雾霾的综合毒性,选用微藻叶绿素荧光法进行生物毒性评价。以蛋白核小球藻和铜绿微囊藻为实验藻,以供暖期的雾霾为研究对象,分别使用溶液吸收法和滤膜称重法采集雾霾吸收液和总悬浮颗粒物(TSP)。利用水样荧光检测仪检测微藻在受到雾霾吸收液和总悬浮颗粒物浸出液胁迫时的各荧光参数(Y(Ⅱ),NPQ,qP,ETR,F_v/F_m)的变化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蛋白核小球藻在受到外源性雾霾暴露时表现较敏感,荧光参数下降明显,尤其是参数NPQ在重度污染两天的雾霾吸收液的影响下分别下降46.3%和40.2%,而铜绿微囊藻只有在总悬浮颗粒物浸出液干扰下才有明显的表征。因此,选择蛋白核小球藻的NPQ参数作为雾霾生物毒性的指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3.
β—硝基萘酚在鲫鱼体内的代谢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鲫鱼体内实验方法,通过气相色谱和色质联用技术(GC-MS)分析出β-硝基萘酚在鱼体不同时间的代谢产物分别为β-亚硝基萘酚和β-氨基萘酯。表明β-硝基萘酚中硝基的转变为逐步还原代谢过程,而羟基转变成醌是氧化代谢过程,它们分属不同的酶系催化。同时从β-硝基萘酚及其代谢产物的正辛醇/水分配系数(Kow)数据,发现代谢产物的亲水性比线母体强,易参于体液循环,其中的激活产物会对生物体正常生理造成严重影响。该研究结果为建立β-硝基萘酚的排放标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4.
有关酒精对DNA损伤的效应,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注意,本实验以昆明小鼠为实验材料,检测酒精对母台鼠微核出现率及母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率的变化,以了解酒精对遗传物质的影响,为防止酒精对人体健康的严重危害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5.
《国际学术动态》2004,(4):39-41
首届“亚太地区蚯蚓学术会议”于2003年9月19-23日在中国农业大学和颐泉山庄成功召开。此次会议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中国农业大学主办。会议旨在借鉴发达国家蚯蚓研究方面的经验,重温我国研究蚯蚓的悠久文化与传统中医药的基础积淀,将现代生物技术和生态技术渗透到蚯蚓应用开发研究中,发掘蚯蚓潜在的价值,探讨和丰富蚯蚓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将亚太地区的蚯蚓研究和开发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为我国和亚太地区蚯蚓学的研究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开创良好的局面。会议有印度、澳大利亚、韩国、日本等国与中国大陆及香港、台湾地区的专家学者40余人和相关企业30多家出席,参会人数逾100人,会议气氛融洽,内容充实,与会者意犹未尽.对蚯蚓新技术、新产品研究表示出浓  相似文献   
76.
过去的十多年里,随着人类对自身健康的日益关注,人们对产毒真菌及毒枝菌素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欧洲一些与农业相关的研究领域,如植物、食品和饲料等,积累了大量有关产毒真菌及毒枝菌素方面的信息。由于欧洲国家之间环境条件的差异(如温度、光照、降雨等)和自然条件下栽培的作物(谷物品种等)的不同,导致特定产毒真菌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有关真菌毒理学方面的问题。此外,由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农产品的全球贸易对农业有毒真菌的迁移及其可能引发的新疾病,以及地方种群的遗传多样性都将带来深刻的影响。为了便于读者了解过去10—15年间,欧洲有毒真菌及毒枝菌素研究的最新进展,2003年10月25日在意大利举行的“COST-835”会议,本书的编委将这次会议上各国代表的研究论文汇编成册,以飨食读者。  相似文献   
77.
灵蜜瓜是一年生蔓性植物,在河北省局部地区已有近四十年的种植历史,它具有抗逆性极强,适应性极广,产量高、耐贮藏等优点,是一种具有很高营养价值的新资源食品。为了解灵蜜瓜对机体有无潜在毒性,保障食用者的安全,更好的开发利用这一资源,我们用昆明种小鼠对灵蜜瓜进行了两阶段毒理学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8.
纳米毒理学与安全性中的纳米尺寸与纳米结构效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常雪灵  祖艳  赵宇亮 《科学通报》2011,56(2):108-118
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是纳米科学中既具有基础科学意义, 又事关纳米科技应用前景的关键问题, 是纳米技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国际上普遍认为, 纳米技术的未来发展取决于两大主要瓶颈能否取得突破: 一是纳米尺度上的可控加工与大规模生产技术; 二是纳米安全性知识体系与评价方法. 针对后者, 欧洲和美国都提出了“没有安全数据, 就没有市场”(“No Data,No Market”)的方针. 为了保障科技和市场的优先权, “科技要领先, 产品要安全”已成为发达国家的国家战略. 为此, 在短短5 年内已经形成纳米毒理学这个新兴学科, 阐明在纳米尺度下物质的毒理学效应. 本文重点分析纳米毒理学与纳米安全性中的纳米尺寸效应、纳米结构效应这两个重要的科学问题及其研究结果, 同时简单讨论剂量-效应关系这个传统毒理学的中心法则在纳米毒理学中的变化情况, 讨论未来的相应研究内容和方向, 同时也帮助读者更为科学、理性地认识和理解物质在新的纳米尺度下所固有的生物学特性, 包括毒理学特性.  相似文献   
79.
为了提高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对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开设的实践技能课程《食品安全性毒理学检测》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提出了以培养学生实践技能为主要目标的教学理念,对现有课程体系的设置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以综合设计性试验为切入点,设置-系列实验体系,考核方法调整为重点考核实践技能等一系列注重培养学生综合实践技能的教学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80.
为了明确土霉素废水的生物毒性效应,采用暴露实验方法,研究了土霉素废水对斑马鱼的毒性效应。结果显示:对斑马鱼而言,土霉素废水属于低毒物质,斑马鱼暴露3~9d时,其SOD活性和POD活性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12d时受到显著诱导(0.01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