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5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38篇
系统科学   10篇
丛书文集   49篇
教育与普及   192篇
理论与方法论   45篇
现状及发展   18篇
综合类   94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21.
制备了一种基于二茂铁增强ABEI的电化学发光测定8-OH-dG的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8-OH-dG的适配体一部分与固定在金电极上的cDNA互补配对,另一部分与末端修饰二茂铁的pDNA互补配对.由于二茂铁的引入,ABEI的电化学发光信号将显著增强.然而,当8-OHdG存在时,其可以诱导富G序列适配体形成紧密的G-四倍体结构,电极表面引入的二茂铁数量减少,导致ABEI的电化学发光信号降低.在最佳实验条件下,ABEI发光强度与8-OH-dG浓度的对数呈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1nM-100μM,检出限为0.33nM.已将该方法应用于人体尿液中8-OH-dG的检测,结果满意,因此该方法在临床检测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2.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发的肺炎(COVID-19)疫情目前已在全球范围内大流行.该文综述了冠状病毒感染介导肺部炎症反应机制的研究进展,从病毒的复制感染和抗冠状病毒中和抗体的产生两方面阐释其可能诱发的炎症反应;进而讨论了当前SARS-CoV-2疫苗的研发特点,对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病毒载体疫苗、核酸疫苗4条不同的技术路线进行介绍,以期为COVID-19疫情的防控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3.
对HCGβ抗肿瘤核酸疫苗的预处理和层析纯化工艺进行了研究。用碱裂解法对湿菌体进行预处理,当菌体湿重(g)∶悬浮液体积(mL)∶裂解液体积(mL)∶中和液体积(mL)为1∶2∶2∶2,碱裂解时间为8-12 min时,质粒的产量最高,可达32.94 mg/g。用Sepharose 6 FF凝胶过滤层析去除RNA和蛋白质,再用Plasmidselect亲和层析捕获超螺旋质粒DNA,质粒DNA的得率为48.3%。用L-Histidine-agarose亲和层析可从澄清的碱裂解液中一步分离纯化超螺旋质粒DNA,质粒DNA得率为51.62%。经琼脂糖核酸电泳检测,HCGβ抗肿瘤核酸疫苗超螺旋质粒DNA的纯度为100%电泳纯。  相似文献   
24.
《杭州科技》2008,(2):4-5
毛江森 浙江省医学科学院名誉院长兼病毒病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近三十年来,主要从事甲肝病毒和疫苗的研究。最先分离出我国的甲肝病毒(HAV),在体外细胞培养获得成功,并适应于人二倍体细胞,培育出减毒株,1992年获卫生部批准用于甲肝疫苗生产。至今已  相似文献   
25.
随着现代检测技术的简约化、快速化、低成本的发展趋势,基于纸的各类检测方法应运而生.纸作为一种新的检测载体,既能满足传统检测方法的基本要求,还具备了便捷、成本低、检测时间短、适合户外及发展中国家实验室需求等优点.近年来纸基检测发展迅速,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微流控检测、电传感器、荧光检测、核酸检测等方法中应用广泛.分析并梳理纸基检测方法在以上领域存在的不足,展望其在蛋白质检测、生物标志物筛查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前景,对后续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6.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是一种新发现的传染性人类冠状病毒,可导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阐述了SARS-CoV-2的病原性特征,及其导致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症状、致病机理与免疫反应特点;概述了当前针对COVID-19的治疗方案和潜在新疗法,及针对SARS-CoV-2的疫苗开发进展,以期加深人们对SARS-CoV-2和COVID-19的了解,帮助人们制定策略遏制COVID-19大流行.  相似文献   
27.
近年来,核酸纳米探针的应用日益广泛,核酸纳米探针的分离表征手段的研究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其中发展最快、应用最多的是电泳法,该方法已成为研究核酸纳米探针表面电荷和表面形态表征的主要手段之一。文章主要介绍了凝胶电泳法分离核酸纳米探针的原理,以及表面电荷对电泳分离过程的影响,评述了电泳方法在核酸纳米探针表征中的应用,并对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8.
目的 以结核分枝杆菌休眠期相关蛋白Rv3129作为研究对象,构建其重组质粒并进行原核表达,并通过体外人群实验、体内动物实验验证其免疫原性。方法 构建、表达并验证Rv3129蛋白,通过人外周血刺激释放实验、小鼠血清抗体水平检测以及各细胞因子检测实验验证该疫苗的免疫原性。结果 成功构建、表达及纯化rRv3129,可刺激M.tb感染人群外周血能够有效分泌高水平IFN-γ。动物实验中,初免增强策略下的亚单位疫苗Rv3129/DIM能够诱导强烈的Th1型免疫应答,分泌的抗体水平显著高于其他组别。结论 该亚单位疫苗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能够在机体内诱导强烈的Th1型免疫反应,对预防成人结核病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9.
以中花芥蓝为材料,设置T1(18/12℃),T2(24/18℃),T3(30/24'C),T4(36/30℃)4个不同温度处理.研究了温度对芥蓝蛋白质和核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以T4处理最高,T1处理次之,T3处理再次,T2处理最低.随着温度处理时间的延长各处理样品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消长变化.茎端核酸,DNA,RNA含量随着温度升高而下降.随着温度处理时间的延长,各处理样品的核酸、RNA含量除T4处理持续下降外,其他三个处理下降后有所回升;而DNA含量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除T1处理下降后上升外,其他三个处理表现为降-升-降的变化趋势.低温可提高核酸的合成.维持核酸的稳定性.高温不利于核酸,DNA,RNA的合成,导致核酸含量的下降.  相似文献   
30.
分析以人呼吸道合胞病毒(Human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融合糖蛋白(fusion glycoprotein,F)为抗原靶向DEC205/CD205受体策略对重组F蛋白表达及活性的影响.F蛋白是RSV的重要中和抗原,克隆RSV F蛋白胞外区的编码基因至可识别鼠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DEC205受体的单链抗体(single chain antibody of anti-DEC205,scDEC)的C端,构建可表达重组F蛋白(scDECF)的质粒pVAX1/scDECF,Western blot方法检测scDECF的表达,免疫荧光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表达的scDECF与DEC205受体的结合活性.经Western blot证实在pVAX1/scDECF转染的293T细胞成功表达了scDECF.将所获得的细胞培养上清与表达鼠DEC205受体的细胞CHOmDEC205孵育,用免疫荧光和流式细胞术证实:与作为对照的重组F蛋白scISOF相比,所获得的scDECF与CHOmDEC205细胞呈现明显的结合.本研究成功表达了重组蛋白scDECF,且所获得的重组蛋白scDECF具有与表达DEC205受体的细胞特异性结合的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