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1篇
系统科学   12篇
丛书文集   17篇
教育与普及   28篇
理论与方法论   1100篇
综合类   1023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137篇
  2010年   173篇
  2009年   166篇
  2008年   228篇
  2007年   170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分类是各门科学认识研究对象、获取和组织知识的一般性方法和手段。文章主要研究术语的类型,从语形、语义、功能三个方面出发,根据不同的术语类型划分依据,尝试建立一个术语类型的基本系统。  相似文献   
62.
"马力"探源     
功率单位“马力”这个概念传入中国是在19世纪中期,这个词的出现差不多也是在这个时期。它应该是英语horsepower的仿译。大约过了三四十年,“马力”在汉语中已经基本定型,不但在科学著述中使用,在普通文献中也经常能见到。后来“马力”还传到了日本。  相似文献   
63.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共产党宣言》诸多汉译本中,mit ihrem gesellschaftlichen Dasein或译作社会生活,或译作社会存在,1958年起中央编译局译本统一译作社会存在.依照较为权威的辞书,社会存在概念乃是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其核心在于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这一定义的直接依据是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对社会存在概念认识逐步深化的成果,而教科书体系的概念界定可追溯到《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而其最初源头是《共产党宣言》.20世纪80年代我国学术界围绕教科书和辞典的概念界定,出现了把社会存在的概念外延扩大化的新解读,实质上是把经典作家的"物质生活"放大为整个"社会生活"来解读,忽略了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即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64.
《中国科技术语》2014,16(1):26-29
科技术语翻译在科技发展、传播和交流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由于专业知识和术语构成的复杂性,科技术语翻译成为科技翻译中的瓶颈。文章针对目前科学报告术语翻译混乱和翻译标准不一致的问题,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报告2010》中选取典型术语翻译实例,在当前科技术语翻译研究的基础上,试从三个方面提出科学报告术语标准化翻译的策略。  相似文献   
65.
《科技资讯》2014,(5):31-31
正1. 摘要应着重反映研究中的创新内容和作者的独到观点;不要简单地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2. 研究性文章摘要的内容应包括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主要发现(包括关键性或主要的数据)和主要结论,一般应写成冠以"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和"结论(Conclusion)"小标题的结构式摘要。3. 综述类文章摘要的内容应包括综述的主要目的、资料来源、综述时所选择的研究数目及这些研究是如何选择的、提炼数据的规  相似文献   
66.
首先搜集“二维码”的多种英文表达,从而引出该概念的乱象,接着采用定性的分析方法,从该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属和种差等多角度进行深度解剖,发现日常生活中接触得最多的英文表达“QR code”只是“二维码”的一种,并非其准确译法,据此总结“二维码”术语英译的困难以及从中发现术语标准存在的问题,并讨论术语翻译在生活中的应用特点。  相似文献   
67.
大数据发展日新月异,新的应用需求和实践问题层出不穷,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大数据的基础研究。百科全书作为知识门类的概述性著作,是开展和推动基础研究的重要载体。作为大数据知识传播的工具,《大数据百科全书》不仅要有实用与新颖兼备的知识内容,并且还应具备准确严谨与通畅易懂的专业化语言文字表达。其中,术语是《大数据百科全书》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文章总结大数据领域的术语特点,并以此提出《大数据百科全书》术语方面的收录和处理原则。  相似文献   
68.
无论是术语命名、术语整理还是术语规范都离不开术语分类,术语的分类研究有助于分析和描述某一类术语的共性特征,昭示其特殊性,使相关研究更具针对性和应用性。基于这一认识,文章以经济学英文术语为例,从结构形式、构词能力以及表情色彩等三方面来描述隐喻型术语这一特殊类别术语的修辞特征,并探讨这些修辞特征对此类术语认知与交际的意义。  相似文献   
69.
形象思维在医学英语术语的命名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借助植物、动物、自然现象、物品、古希腊罗马神话中的人物形象对医学英语术语进行命名,可以增加医学英语术语的美感、趣味性和准确性,利于理解和记忆。  相似文献   
70.
《天工开物》中以传递科学信息为主的术语是中国古代科技文明的重要载体。文章量化描写和定性分析了85条此类信息型科技术语在其三个英译本中的翻译策略,发现李乔苹译本偏好异化,王义静、王海燕和刘迎春译本倾向于译文流畅的归化,任以都、孙守全译本的策略运用情况则介于二者之间,而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不同译者对目标受众的定位差异。文章也借此呼吁中国古代科技术语翻译批评遵循客观描写加解释分析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