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2篇
教育与普及   10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137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小易 《科技智囊》2011,(6):67-67
前半句粗读起来,似乎没有什么难懂的地方,诸多方家也没有在这句上多作停留,多半对此半句的解释为:《易经》之神妙足以知道将来变化之理,其智慧足以储藏既往的知识经验。谁能参赞于此呢?谓如此为易,则过去未来无有不知了。盛赞易道之广大,易学之绝妙精深。  相似文献   
82.
从十七世纪至今,《易经》先后被翻译成了多种西方文字。然而不同时代不同国籍的学者对其做出了不同的解读和翻译。本文试图从阐释学的视角来分析理雅各和卫礼贤的译本的差异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83.
<正>子曰:"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这句话作为这一章节的结尾,直译过来是:孔子说,"了解《易经》的变化道理的人,岂不就能知道神的所做所为了吗!"作为对这一章中前面大段文字所阐释的卜卦的过程、方法的总结,这一句结语落在了对《易经》强大力量的引申上,知道之人必知神。  相似文献   
84.
从中国古代思想观念谈李约瑟命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李约瑟命题”所涉及的科学思维因素这一层次,从中国古代思想观念方面加以论述。主要涉及墨,名两家,阴阳五行,元气,《易经》中的思想,对时空观念。  相似文献   
85.
易经》是一部运用象征方法来阐释宇宙和人生经典的经书。它的卦爻符号系统既是一种有着象征意义的逻辑符号系统,又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所以在当今世界还散发着它神秘的魅力。  相似文献   
86.
据《易经》原始经文新的文史哲三维诠释模式假设,各卦的经文均含有文史哲三类文字。在该模式下,通过征引多重证据,包括传世古代文献、现当代文献、考古成果及口传故事等,剖析了《姤》卦经文的原生态意义,侧重于其历史、文学和哲理文字的识别和辨读。《姤》卦之“姤”为“女”和“后”二字合文,“女后”寓指“女子强盛”。其六爻文字中,古史部分主要涉及周初“迁九鼎”和“杞国坠陨石”之史事;文学部分主要通过隐喻指涉女子生育事和强盛女子的婚姻事;哲理部分对古史和文学部分进行价值判定。  相似文献   
87.
张载的学思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始自《中庸》;遍读佛道;返求六经,归宿《易》学。儒家《中庸》的“性与天道”是张载一生学术求索的起点和方向,对道教与佛教的学习与思考则深化了张载的形上思辨,以《玄纲论》和《楞严经》为例可见这种影响。针对儒家的“知人不知天”和佛道的“知天不知人”的各自弱点,最后张载以《易》为宗,为儒家的伦理道德、价值理想建构起一个形上本体和终极真理的依据,形成既“知天”也“知人”的理论体系,表现了他“学必如圣人而后已”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88.
术语,既是“形而上”的学问,又是“形而下”的学问。形而上,指无形的或未成形体的东西;形而下,指有形的或已成形体的东西。中国古代的《易经中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在讨论事物的本性、本质以及事物发生发展的原因时,“术语”这个“词儿”便表现出它的“形而上”的意义;而在我们具体地讨论或研究某一件具体物品或指称某一个具体概念的时候,“术语”又显示出具有实在意义的“器”的内容。  相似文献   
89.
小易 《科技智囊》2013,(4):79-79
夫乾,确然示人易矣;夫坤,隤然示人简矣。爻也者,效此者也;象也者,像此者也。这段活的原意是:乾,刚健而示人以平易;坤,柔顺而示人以简约。爻,仿效于此;卦象,取象于此。此句言说的是"乾、坤"二物的本性,即无为自然的"易、简"性能。确然,坚确,可延其义为非常清楚、明朗;隤然,柔顺,可延其义为自然、柔和。谓乾之易性,让人看得见它,其形象是那样清楚明朗;坤之简能,使人也能感受到它,其情状是那样真切自然。  相似文献   
90.
小易 《科技智囊》2012,(5):67-67
易日:“自天祜之,吉无不利。这一句引用的是《易经》中的《大有卦》上九的爻辞。朱熹注释:《大有》上九爻义。然在此无所属,或恐是错简,宜在第八章之末。他的意思是怀疑这一句可能是后人搞错位置了,应该在第八章的结尾。到底这一句应该在哪里,现在还没有定论,所以我们还是先来看它的含义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