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4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丛书文集   87篇
教育与普及   74篇
理论与方法论   43篇
综合类   374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216篇
  2013年   207篇
  2012年   229篇
  2011年   332篇
  2010年   301篇
  2009年   295篇
  2008年   297篇
  2007年   241篇
  2006年   163篇
  2005年   181篇
  2004年   192篇
  2003年   168篇
  2002年   179篇
  2001年   190篇
  2000年   112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3篇
  1987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常勤毅的新著《中国新文学与中国共产党》是一本以文学的视角来解读中共党史中的一些重要人物、事件.或者说是站在文学史与党史的交叉点上来研究文学的学术专著。该书被认定为与中共党史“配套”且十分重要的“辅助教材”就是中国现当代文学,而该书的探索和尝试更表现在作者站在党旗背景前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中一些作家比如蒋光慈等及其作品的理解和诠释上。  相似文献   
162.
薛翠翠 《科技信息》2012,(17):175+209-175,209
文学伦理学批评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研究方法,已得到国内学术界的普遍认可与接受。《愤怒的葡萄》代表着斯坦贝克艺术创作的最高成就,他描写了俄克拉何马州佃农乔德一家背井离乡,外出谋生的故事。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对该部作品进行解读,笔者感受到斯坦贝克在作品中展示了丰富的道德伦理内容,并流露出对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然、人与自我关系的深刻的思考和关注。  相似文献   
163.
应凤凰出版的史料书系与其说是书痴者的精神漫游,不如说它为台湾战后文学史的建构提供一砖一瓦,这是对阅读空气愈来愈淡薄的当下社会的补救和切实的导引。许俊雅的文学史观念的创新与实践,均因历史的积淀及其资料尽量收集全,尽可能考辨资料的真伪,使其研究品质显著提升。杨照的文学评论带有深厚的社会批评色彩,在深入反省历史与现实时,能紧扣知识分子迷惘与困境的精神状态,锐利的风格在文坛中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64.
俄国文豪列夫·托尔斯泰的不朽名著《安娜·卡列尼娜》,一直被称为是一部尽善尽美的艺术杰作,而代表着自由、叛逆的安娜也以无尽的魅力吸引着各国的创作者,在舞台、银幕、荧屏上展现永恒的生命力。英国导演乔·怀特全新改编的电影《安娜·卡列尼娜》,将创新意识与美学层次完美结合,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对文学原著进行了新的突破,让这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华丽姿态。  相似文献   
165.
正在欧洲,有一位让人心疼的大师,那就是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堂吉诃德》的作者。他的生平,让人连随口讲几句都不忍心。他只上过中学,无钱上大学,22岁让人心疼的大师兵,第二年在海战中左手残废。他拖着伤残之身仍在军队服役,谁料四年后遭海盗绑架,因交不出赎金被海盗折磨了整整五年。脱离海盗后,他开始写作,后因父亡家贫,再次申请到军队工作,任军需,又因受  相似文献   
166.
学龄前儿童尚未系统识字,导致他们的早期文学接受呈现出与成人迥异的独特面貌。"图本型"与"文本型"文学读物在儿童早期文学接受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具有各自独立的价值。幼儿文学读物的作者、出版者和阅读引导者可以从不同角度出发,实现二者价值的有效互补。  相似文献   
167.
谭念 《科技信息》2009,(24):26-26,28
英美文学课程作为英语专业高年级阶段主干课和必修课,其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普遍认可。它不仅能让学生学到丰富的文学知识、提高其文学欣赏水平和英文水平,同时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也能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本课题组通过对我国多所民族高校的调查研究,分析、总结了我国民族高校本科阶段英美文学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就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或建议。  相似文献   
168.
关于濒死体验,多数人都没有概念,因为从死亡的边缘走过来的人毕竟是少数。但这涉及到究竟有没有灵魂的问题,因而备受人们的关注。从生到死,生理、心理都会有一些变化,也可能出现一些特别现象,产生一些奇异的传说。对于这些现象和传说都有怎样的解释呢?  相似文献   
169.
美国学者王斑从自己的《春苗》体验出发,描述、究查20世纪中国美学与政治的复杂关系,他一反传统的政治-审美对立论,即外部的关系研究,提出了政治-审美的融合论,很好地解释了20世纪中国文学中政治与审美既对立冲突又相互融合吸收的复杂关系.王斑关于审美与政治的关系研究,对于文学政治学如何实现从外部关系研究走向内部融合研究具有极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0.
近十年来的唐代文学研究,虽然不像20世纪末那样显得轰轰烈烈,但在平静中却有着扎实的积淀。除了文化研究打开的新视野,不断带来丰硕的研究成果外,在文学的文化转型、地域境遇、贬滴境遇、民俗内容等方面的探讨引人入胜,唐代文学研究整体上还显示出中晚唐逐渐超过初盛唐的趋势。最近出版的论著,唐代文学与政治的关系以及文学流派研究,正成为新的学术热点,而这两方面的问题都集中在中晚唐。《诗意的凝聚:姚贾诗派研究》是唐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