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95篇
  免费   159篇
  国内免费   189篇
系统科学   198篇
丛书文集   112篇
教育与普及   334篇
理论与方法论   63篇
现状及发展   43篇
综合类   3693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100篇
  2021年   111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108篇
  2014年   203篇
  2013年   174篇
  2012年   191篇
  2011年   195篇
  2010年   209篇
  2009年   265篇
  2008年   286篇
  2007年   210篇
  2006年   147篇
  2005年   209篇
  2004年   169篇
  2003年   171篇
  2002年   155篇
  2001年   186篇
  2000年   136篇
  1999年   100篇
  1998年   95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82篇
  1995年   75篇
  1994年   97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69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从马氏殊母贝(P.martensif)足的SMARTcDNA文库中得到了一个与肿瘤抑制子QM基因同源的克隆,测序获得了757bp的全长cDNA序列,推测的开放阅读框位于23-673bp,编码217个氨基酸,由20种氨基酸组成,最少的为色氨酸,仅占1.4%,最多的为精氨酸,有24个,占11.1%;同GenBank数据库中查找到的马氏珠母贝(P.fucata)QM基因仅在末尾有4个氨基酸存在差异.P.fucata缺少P.mariensii在开放阅读框的第637处对应的碱基C,导致P.fucala的QM蛋白在3′端多了13个氨基酸和缺乏多聚腺苷酸加尾信号AATAAA.因而,已报道的P.fitcataQM基因很可能由于测序等原因导致在开放阅读框第637处缺失了碱基C.  相似文献   
992.
基因治疗是当今肿瘤治疗研究的最前沿,它为从基因水平上根治癌症开辟了全新途径。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多种淋巴因子的基因已在体外获得克隆及高效表达,重组肿瘤坏死因子(TNF)已应用于人体肿瘤过继免疫治疗。然而,由于TNF半衰期短,迫使应用大剂量冲击,结果导致机体难以耐受的毒副作用,严重影响疗效。  相似文献   
993.
对电网中电力电子装置的谐波危害的产生机理和抑制对策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表明了对推广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和限制其产生的危害应同步进行的观点。  相似文献   
994.
《广西科学院学报》2005,21(1):18-18
美国科学家通过对膀胱癌的研究,证实了绿茶提取物能有效遏制癌肿瘤发展,同时不损害健康细胞。他们认为,绿茶提取物可能会成为一种有效的抗癌药物。  相似文献   
995.
通过三亲结合转移方式,将含人肿瘤坏死因子α(TNF_α)cDNA和psbA启动子的鱼腥藻-大肠杆菌穿梭质粒PDC_TNF导入单细胞丝状鱼腥藻7120中.Southern杂交结果表明,人肿瘤坏死因子αcDNA在鱼腥藻7120细胞中能以自主复制形式存在于PDC_TNF质粒上.SDS_PAGE和免疫印迹分析结果显示,转PDC_TNF的鱼腥藻7120可表达分子量约为17ku的人TNF_α,其表达量约占藻体蛋白的16%左右.转PDC_TNF的鱼腥藻7120粗提液的TNF生物学比活性约为25×104u/mg.  相似文献   
996.
本文主要分析变频器高次谐波的产生原理、干扰的途径、常见的危害,阐述常见几类抑制高次谐波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膀胱肿瘤等离子电切术后使用丝裂霉素膀胱灌注的护理。方法对76例膀胱肿瘤等离子电切术患者实施丝裂霉素膀胱灌注治疗和护理。结果76例患者68例坚持完成全程化疗,随访2—5年,其中有5例复发,有效率达93%。结论坚持规范、全程、正确的化疗药物灌注是减少膀胱肿瘤电切术后复发的重要治疗方法,而正确、合理的护理则是确保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998.
Mycalamides A (1a) and B (1b) are potent antiviral compounds from a New Zealand sponge of the genus Mycale. Apart from their antitumor property, mycalamide A (1a) exhibits immunosuppressive action by blocking T-cell activation in mice and is significantly more potent than FK-506 and cyclosporine A. Because of their intriguing biological activity, unique structures and scarce supply of these natural products, mycalamides A (1a) and B (1b) have attract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 as target molecules for total synthesis, and total, formal, or partial syntheses of this family of compounds have been reported.  相似文献   
999.
1000.
李敏捷  陈其文  张先正 《科学通报》2023,(30):4055-4062
光动力疗法(PDT)具有高效的肿瘤细胞杀伤能力,因此被用于多种肿瘤的治疗,但是光在组织中穿透性较差,限制了光动力疗法的进一步发展.为解决肿瘤光动力治疗中外部照射光组织穿透力弱的问题,本文仿生萤火虫生物发光特性,构建了可在组织内部进行生物自发光的纳米材料.选择ZIF-8对生物发光系统进行封装,并选择Mn O2对ZIF-8进行包裹以此来减少纳米粒子的毒性.该纳米粒子能够实现发光系统在肿瘤部位响应释放.同时,选择激发波长与生物发光波长重叠的光敏剂直接与发光系统相连,保证了高效的生物发光共振能量转移.本文研究证实了该纳米材料具有层次分明的核壳结构,以及良好的细胞生物相容性,可被肿瘤细胞大量摄取.进一步研究证明该纳米材料可在肿瘤细胞高谷胱甘肽的微环境中降解,释放催化酶及发光底物,并在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TP)的作用下进行生物自发光.同时,细胞实验证实了发光底物可通过生物发光共振能量转移效应激发光敏剂产生活性氧,进行光动力治疗,对耐药肿瘤细胞具有良好的细胞杀伤效果.本文构建的生物自发光纳米材料具有在生物深层组织进行生物自发光激活光敏剂光动力的潜力,有望解决肿瘤光动力治疗中外部照射光组织穿透力弱的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