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0篇
系统科学   13篇
丛书文集   14篇
教育与普及   60篇
理论与方法论   34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60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341.
梭罗选择散文作为其主要的创作形式是受到西方文体传统、19世纪美国历史文化语境及其个人创作取向、精神特质等方面影响的,这恰恰反映了梭罗的审美追求及其作品的文学史意义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342.
姚友明 《小学科技》2010,(4):F0004-F0004
上海市浦东新区龚路中心小学是一所集科技艺术体育特色为一体的示范性窗口学校。多年来,学校秉承“人人发展、全面发展、个性发展、持续发展”的育人理念,先后获得了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上海市绿色学校、浦东新区科技教育特色学校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343.
教得生动、学得主动;练得灵动、评得感动。让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中育德长知,这样的美术课才是一节好的课,才能达到以美育人的目的。我认为美术课的目的就是以美育心、以心赏美,最终达到以美育人。儿童是爱美的,而且对美的事物感受很早,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渴望艺术享受的心情日益增强,尤其是进入小学以后,对于美的事物的追求更为强烈。作为小学美术教育,应当顺应他们爱美的要求,采取多种形式实施美术欣赏教学。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之一,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好、欣赏能力,陶冶情操等方面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44.
民族健身操塑舞成操,融合了中西体育文化因子,寓民族传统体育于现代表演艺术之中,自成体系,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文化等的和谐共荣,也反映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方向.文章从生态文化的多维视角对民族健身操进行综合审视,从生态文化特质、文化生态及生态化发展三个方面认识其发展规律,揭示它在文化构成中多种文化元素间的相互作用,探索其发展思路,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345.
师:今天我想让同学们听一首歌,听完后请同学们谈谈感受。 播放音乐《让爱住我家》,学生谈感受。  相似文献   
346.
“理”“欲”之辩是中国哲学中的重要命题。本文从此命题产生的根源、各朝代重要哲学家的论述及对中国人文。心态产生的影响几方面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347.
容之译 《世界博览》2009,(19):24-25
从无权的奴隶到劳动英雄 如果你现在来到中国,就会感受到苏联人十分熟悉的建设新世界的激昂欢陕的气氛。  相似文献   
348.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行为习惯。”强调教学的体验性,要在学生亲身经历中,使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得以整合。  相似文献   
349.
课堂讲课一般由意向、传授、信息感受与反应组成。授课者应对上述各环节加以充分认识。对课堂讲课过程中应加以研究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探讨,以期达到提高教师课堂讲授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350.
如果以综合有序的语义结构和完整自足的审美客体观照谢灵运诗,便可借前人“深秀”一语总括其审美特质。谢诗通过锤练章法句法字法及用典法彰显诗艺与诗蕴的双重深厚而形成深美特质;通过繁富的物象、逼真鲜明的意象及自铸的语象达成状溢目前的诗境而形成秀美特质。二者作为谢诗审美特质的两翼,又深深植根于作者原初的创造意图与过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