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19篇
  免费   293篇
  国内免费   256篇
系统科学   83篇
丛书文集   515篇
教育与普及   499篇
理论与方法论   251篇
现状及发展   71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10448篇
  2024年   73篇
  2023年   296篇
  2022年   278篇
  2021年   308篇
  2020年   221篇
  2019年   233篇
  2018年   121篇
  2017年   188篇
  2016年   212篇
  2015年   319篇
  2014年   729篇
  2013年   723篇
  2012年   813篇
  2011年   841篇
  2010年   778篇
  2009年   786篇
  2008年   737篇
  2007年   669篇
  2006年   441篇
  2005年   408篇
  2004年   332篇
  2003年   413篇
  2002年   319篇
  2001年   301篇
  2000年   237篇
  1999年   202篇
  1998年   154篇
  1997年   153篇
  1996年   119篇
  1995年   91篇
  1994年   91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348例医院内感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48例医院内感染分析余炳雯,陈玉琼,李淑珍,杨思齐(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医院感染监控办公室;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传染科,510630,广州)医院感染的监控,关系到医院管理及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等问题。我院正式开展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63.
本文着重讨论了柔性制造系统切削稳定性的在线监测问题,根据失稳前后振动信号在时域的变化特征,本文提出了用特征参数γ0=N(0)L(0)作为切削稳定性的监测参数,当γ0值超过设定的监测门限值时,微机控制系统转入执行控制程序,控制之后,继续对切削进行在线监测,试验是在FMS的数控车床上进行的。  相似文献   
64.
郑州市自来水公司供水调度监测系统(SCADA系统),主要监测的数据为水厂运行工况和管网供水压力两大部分。调度人员依据监测到的供水参数,科学、合理、及时指挥供水生产,以实现用最低供水成本,满足城市供水需求,保证供水服务压力。要实现这个目的,就必须时刻掌握城市供水管网的压力,确保城市供水管网的压力不致于有太大波动;压力过高将造成供水成本增加,过低则影响居民和工商业用水。  相似文献   
65.
《安徽科技》2005,(1):89-90
产品特点:养分全、浓度高、活性强、肥效好。  相似文献   
66.
检疫性实蝇是国际上严禁进出境的有害生物,我们采用国际通行做法和通用监测方法,对攀枝花市检疫性实蝇进行了3年监测,基本摸清了攀枝花市检疫性实绳的种类及分布。  相似文献   
67.
并行处理可视化监测环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并行程序的工程化开发中缺乏有效的并行程序执行过程的可视化、性能监测与分析工具 ,该文设计和实现了一个面向并行程序的集成开发环境的可视化与监测分析工具。该环境集成并行过程的可视化、并行性能监测和评价于一体 ,根据它提供的直观可视信息 ,程序员能形象化地看到并行程序的运行状况 ,了解并行程序的执行性能 ,并通过性能监测分析比较并行算法 ,找出并行算法的性能瓶颈。该工具已应用于胜利油田的油藏数值并行模拟中 ,有效地支持了油藏数值模拟并行程序设计的开发 ,并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8.
蔡昺  丁莉 《甘肃科技》2003,19(10):128-128
针对当前的诱发性排卵,通过临床实验指出了B超对其的监测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9.
总结了森透里昂-600型煤矿监测监控系统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经过技术调研,确定了系统升级方案。升级后的KJ75系统,消除了原有的各类隐患,解决了原系统存在的不足,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70.
微生物源天然产物是药物先导化合物的重要资源之一.近年来,利用微生物共培养产生各类天然产物的研究发展迅速.微生物共培养是一种通过模拟(微生物)栖息地/栖息环境以激活可能的沉默生物合成基因簇并进而诱导微生物产生新次生代谢物的有效方法.与菌株纯培养相比,共培养不仅增加了次级代谢产物的种类多样性,而且其生物活性及产量也得到了提高.文章就近5年来真菌与真菌、真菌与细菌、细菌与细菌等3种类型的微生物共培养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同时简要介绍了用于分析共培养作用机制的多组学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微生物共培养相互作用机制研究的进展及挑战.综述旨在为微生物共培养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并为微生物药物的开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