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8篇
教育与普及   13篇
理论与方法论   23篇
综合类   32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浅谈当代我国民众的幸福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进程的不断加快,对幸福感研究从早期的物质因素研究逐渐发展成为对物质因素、非物质因素综合方向的研究。我国在改革开放思想潮流的带领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在经济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也暴露出很多社会问题。研究旨在通过借鉴该领域已经取得的学术成果,提出相应的改善我国国民幸福感的措施,为建设中国特色的和谐社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2.
我们是从教近三十年的教师,在教学生涯中,饱尝了酸甜苦辣。可我们从未后悔当初的选择,一直感觉到当教师光荣而幸福。怎样才能做一名幸福的人民教师呢?下面谈谈我们的体会。  相似文献   
123.
本文认为,中西哲学家在人生幸福方面有很大的不同。在西方,马克思主义阵营以外的哲学家有很多都没有良好的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很多人都有忧郁症、疑病症和畏惧遗传病等病态性倾向,不少人甚至有近于“发疯的内心痛苦”,进而有严重的自杀倾向;他们的人生是不幸的、痛苦的。西方的分析思维使西方哲学家比中国哲学家更注重个体,往往把自己从集体和社会中独立出来,同时,西方哲学家又因过分看重细节,喜欢深入研究,遇事往往爱钻牛角尖,时常陷入死胡同不能自拔,其哲学观点也有很多不科学、不全面的地方,这是西方哲学家精神痛苦的哲学根源。中国的综合思维则使中国哲学家更具整体意识,因而能更好地把握人和自然的关系而有所侧重,其哲学更贴近社会人生;中国的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则使中国哲学家性情优良,他们有良好的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其人生也比西方哲学家幸福。因此,热爱西方哲学的人们,应该更加注重中国哲学的精神,这是哲学家人生幸福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4.
分析了历史上人们对幸福的三种不同理解,得出"幸福"的定义.并由此作为切入口,探讨了当代青年培养正确幸福观的社会条件和现实任务,并指出了在培养当代青年正确幸福观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5.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打破传统小说叙事方法,大胆创新小说技巧,推动短篇小说的发展。本文试图以她的代表作《幸福》为例,分析她采用的独特的叙述视点以及该视点的应用对主题表现和艺术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6.
马尔库塞在<文化的肯定性质>中,阐述了他的幸福论,即超越物质、个体解放的幸福.这种幸福,消除了物质对人性的压抑,唤醒了人的主体意识.对文化在现实上的超越性使幸福在非现实的幻想领域中得以实现的理论论述进行梳理,考察了马尔库塞幸福论产生的哲学、宗教灵魂、艺术审美以及文化的背景,最终得出肯定的文化只有以艺术和审美为中介,个体才能享受和获得幸福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7.
人生在世,哪会总是一帆风顺的,谁都会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挫折。有人说困难和挫折可谓是一所最好的大学,一个孩子,如果没有经过苦难和挫折,就品味不到成功的喜悦;没有经过苦难,就永远感受不到什么是幸福。美国儿童心理卫生专家认为,“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这是因为很少遭受挫折的孩子长大后会因为不适应激烈竞争和复杂多变的社会而深感痛苦。  相似文献   
128.
亲历北川地震,一周后,翻山越岭,终于逃出来,回到绵竹,心里仍然不能平静,但生活却已经重新开始。灾区中幸存者所经历的大震后的磨难,惟有亲历者才能深切体会。  相似文献   
129.
春颂     
热爱生活的人,对待春天就像珍惜自己的生命般真挚而执著。一丝不起眼的绿,一抹微不足道的青,都会使他眸子闪亮,盈满青春的光彩;心湖生辉,荡漾幸福的涟漪。春天无时无刻不在散发着股股神奇的魔力  相似文献   
130.
伊壁鸠鲁立足理性建立了幸福观 ,他认为唯有理性才能得到快乐 ,感觉是幸福的开端 ,但不是幸福的目的 ,知足和明智是幸福的目的。他认为追求幸福要有唯物主义的观点、无所畏惧和崇尚正义的态度。他的幸福观对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追求个人完善和社会幸福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