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25篇 |
免费 | 23篇 |
国内免费 | 13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4篇 |
丛书文集 | 65篇 |
教育与普及 | 114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19篇 |
现状及发展 | 4篇 |
综合类 | 65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11篇 |
2022年 | 19篇 |
2021年 | 19篇 |
2020年 | 26篇 |
2019年 | 16篇 |
2018年 | 8篇 |
2017年 | 17篇 |
2016年 | 10篇 |
2015年 | 21篇 |
2014年 | 61篇 |
2013年 | 48篇 |
2012年 | 52篇 |
2011年 | 50篇 |
2010年 | 64篇 |
2009年 | 69篇 |
2008年 | 59篇 |
2007年 | 67篇 |
2006年 | 46篇 |
2005年 | 48篇 |
2004年 | 21篇 |
2003年 | 16篇 |
2002年 | 14篇 |
2001年 | 13篇 |
2000年 | 9篇 |
1999年 | 9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3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用门限自回归模型和混合门限回归模型对广东省中西部的冬春季平均气温做预测。选取北半球500hPa高度场和太平洋海温场的分区分季节的多个气候背景场的前若干个主分量作为因子(共1792个),这些因子包含着气候背景场的主要信息,通过对预报量和预报因子群的相关筛选,选取相关系数最大的因子建立混合门限非线性回归模型。并初步探讨了气候背景场对预报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门限回归模型优于门限自回归模型;前者能较好地拟合冬春气温序列,预报效果较理想。粤中西部冬季气温场与东北半球南部3—4月高度场第5个主模态相关最密切,当3—4月500hPa高度场东亚大陆为低槽控制,日本海太平洋附近为高压脊,有利于当年冬季气温偏低;春季气温场则与北半球冬季500hPa高度场第8个主模态相关密切,当冬季500hPa高度场乌拉尔山附近地区为明显的阻塞高压形势,有利于次年春季气温偏低。 相似文献
182.
榆林近50年的气候变化及其对水资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榆林市属干旱、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多年平均降水量405毫米,降水由西北向东南递增,主要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0—70%。降水地域分布不均,风沙区一般在325—425毫米之间,丘陵区在400-500毫米之间。市内蒸发强烈,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在1200-2000毫米之间,干旱指数为3.08。全市水资源特别匮乏。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我市水资源的年际变化很大,农业干旱频繁发生,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183.
在整个锅炉汽水中工质的最高温度来源于火电厂汽包锅炉中出来的过热蒸汽温度,过高温度的运行势必会引发安全问题。而汽温调节则受控于大惯性、多容量的系统,受干扰因素很多。因此,汽温调节控制十分困难。在火电厂汽包锅炉过热气温控制方法多样性的基础上,介绍了该汽温控制系统的结构、研究进展以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4.
利用楚雄市1961~2010年50 a的气候和水资源等资料,分析了楚雄市近半个世纪以来气候的变化及其对径流、水资源变化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50 a来楚雄市各季和年平均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年平均气温以0.33℃/10 a速率上升,冬季平均气温增暖速率最为显著;近50 a来楚雄市年降水量有增多的趋势,以21.26mm/10 a的速度在递增.春季和夏季降水量增加较多;而冬季和秋季平均降水量则呈缓慢增多的趋势.水资源总量、地表水径流量、地下水呈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185.
营口市气温预报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面气温与大气低层温度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本文利用NCEP/NCAR 850 hPa和925 hPa的温度资料与营口市的日最高和最低气温分季建立预报回归方程,并分析了风向、风速、低云量和降水对日最高和最低气温变化的影响程度并建立预报指标,对预报回归方程进行订正。本文对预报方程结果进行了预报检验,结果表明:日最高气温预报误差小于2℃的预报准确率,春季为57.6%,夏季为82.2%,秋季为83.3%,冬季为78.3%;日最低气温预报误差小于2℃的预报准确率,春季为64.1%,夏季为82.6%,秋季为70%,冬季为60%。 相似文献
186.
利用来自青岛地区近50年的地面观测资料,对该地区地面风速、气温的长期变化趋势进行分析,主要分析了变化周期、突变现象等。研究发现:(1)青岛地区逐年平均的地面风速、气温存在多种尺度的显著性变化周期。气温具有显著的2.1年至2.7年、3.6年至5.3年的变化周期以及32年以上的长周期震荡;风速存在显著的2年至4年的变化周期以及16年以上的长周期震荡。(2)1月、7月的地面气温、风速均存在显著性变化周期。(3)青岛地区的地面气温在近50年期间存在显著的突变现象,突变期为1989年;地面风速在近50年期间并不存在显著的突变形势。(4)青岛地区的地面气温在冬季的突变期为1986年,夏季的突变期为20世纪70年代后期和20世纪80年代初期;青岛地区的地面风速在冬季不存在显著的突变现象,夏季的突变期为2003年。 相似文献
187.
选取广州市1953~2009年气温观测资料,应用Cubic函数拟合和线性拟合方法分析了气温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利用1999~2007年城市化指标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探讨城市化发展水平对年平均气温的影响.结果表明:①近30年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广州市年平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变化率为0.38℃·10a^-1;... 相似文献
188.
189.
气象是特定时间和特定地方的大气状况,它与气温、降水和云量等因素有关。气象受多种外因影响,有些外因显而易见,有些外因并不明显。例如从洋面吹来的温暖、潮湿的气团有助于降水。 相似文献
190.
结合Mann-Kendall和线性回归方法,对湖南省及周边地区46个国家气象站1960~2012年期间日平均气温(T_(mean)),日最高气温(T_(max)),日最低气温(T_(min))和日温差(TDTR)的年平均和季节平均值进行了趋势分析.发现1960~2012年间,T_(mean)、T_(max)和T_(min)总体上呈增加趋势,其中T_(min)增加相对显著,TDTR总体上呈减小趋势.空间上,洞庭湖平原和江汉平原增温速率最大,向南随海拔增高而增温速率减小.1960~2012年期间,各气象站的相关要素多数存在较明显的变点,变点前后的变化趋势存在较大的差异,且发生变点的时间在空间上存在明显的分异规律.研究还发现,各气象站变化趋势的统计平均值与所有站点要素平均值的趋势不一致,原因在于对要素进行平均会造成单个站点趋势信息的丢失,导致结果失真.因此,在气候变化研究中需要合理应用地理统计方法和遥感数据,以获得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