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10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宋代以来,一种名为"倒挂鸟"的美丽珍禽因为羽色艳丽、外形小巧、习性特殊而得到文人雅客的关注和吟咏。文章通过整理古代笔记、方志和诗文中的相关记载,对倒挂鸟的外形、习性、产地等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古籍所载倒挂鸟并非极乐鸟,也不是单指某一种鸟,而是指鹦形目鹦鹉科短尾鹦鹉属的若干种类。古籍中关于倒挂鸟"收香放香"这一奇特习性的描述应是古人观察记录疏漏及文献抄写误传所致。古人所见短尾鹦鹉当既有经海外贸易输入,也有原产于我国南方的种类。或许由于贸易过程中的逃逸,清代时,我国南方地区野外可能出现了域外的短尾鹦鹉。  相似文献   
62.
63.
岭南稀有濒危植物的形成及其生物地理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岭南地区稀有濒危植物135种,对其系统学、区系地理学特征进行全面分析,例证了8类可能的物种形成方式,包括地质的、气候的、特殊生境的、避难所性质的、自然杂交形成的、边缘效应形成的、土著区系分化产生的以及由于生境片断化造成的等,与稀有濒危植物形成的致濒机制密切相关.另对各类稀有濒危植物的特有现象分析还表明,它们存在3种基本的复合模式,即:“濒危 区域特有”、“濒危 狭域生境特有”、“濒危 广域星散分布”等.  相似文献   
64.
范拓源 《广东科技》2013,(24):172-173
采用实证和理论推演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了岭南建筑的独特建筑技术与建筑风格。岭南建筑深度结合当地气候、地质、区位等自然条件,适应历史传统、人文底蕴和社会生活的实际需求,形成了与自然融为一体、与周边建筑前后呼应、兼容并包、不断创新的岭南建筑风格。  相似文献   
65.
岭南水乡村落中的节点空间主要有以桥、祠堂(庙宇)等为主要元素形成的滨水节点空间与离岸街巷扩充形成的离岸节点空间.当这些元素同时出现的时候,所组合而成的节点空间便是居民社交的主要场所。  相似文献   
66.
李雪瑜  邱龙虎 《科技信息》2013,(10):190-191
岭南文化以土著越族文化为基础,兼蓄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精华而成,具有鲜明的南国地域特色。岭南科技在整个中华民族科技发展史上独具一格,重要原因在于其根植于独特的岭南文化土壤上。岭南文化的高效、务实、革新、开放、兼容等特点在岭南农业、建筑、纺织、航运和科技思想中得到了显著体现。探讨岭南文化对科技的作用及表现对于今天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建设文化强省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67.
在诗人笔下,唐代岭南商业虽带有明显的异域色彩,在本地乃至全国有着不可取代的经济地位,但这种商业已纳入全国商业整体规范之中。一方面,多元文化决定了唐代岭南商业生态群落的多样化,作为海洋文明主要形式的海外贸易空前发达,而区域内的商业文化则仍保存着严重的落后因素;另一方面,受到中原文化的强势挤压,岭南传统的商业文化的主流地位逐渐丧失,商业文化蜕变为岭南新文化中耀眼却脆弱的亚文化。  相似文献   
68.
双溪客舍乙座别墅是岭南建筑大师莫伯治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代表作品,它的建筑空间通透、形体简洁,布局借白云山的山势而为,摆脱了利用形式化的"中国固有形式"来表现中国传统建筑精髓的桎梏,它在地域技术特征、社会时代精神和人文审美理想三个方面表现出独特而鲜明的文化地域性格,对研究地域建筑文化的传承和岭南建筑的文化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9.
通过对岭南腰坑墓的分布、分期及相关特点的研究,认为岭南腰坑葬俗是在湘地越人南迁这一大背景下产生的,它源自楚崛起之前的中原文化。随着楚国的崛起、楚文化的南渐,湘地越人转徙岭南,并将这一葬俗带到岭南,流传开来。岭南的腰坑墓有自己独特的分布特点。腰坑在用途上与该地古葬俗有密切的关系,反映的是岭南土著居民对这一葬俗的认同。  相似文献   
70.
柳宗元后期七律诗具有“精工绝伦”、“满纸涕泪”的特点,柳宗元七律主题上以岭南风物寓贬谪情怀,形式上颇得“正体”之妙,甚少“变体”,尤其结语不凡;再与永州诗歌比,情感抒发沉痛过之而出语蕴藉,刻画精微而意象壮密。“满纸涕泪”多指贬谪凄伤、表达节制而致情绪凝重。柳宗元贬谪后期七律反胜,盖因七律法度与彼时心态相吻合之故,穷而后工,形成了融悲愤于异景之中、化深情于浅语之外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