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10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玉林位于桂东南,地处要冲,景色秀美,人杰地灵,自古人们赞叹"千州万州不如鬰林州"①,素有"岭南美玉、胜景如林"之美誉.玉林名胜古迹众多,民间广为流传"玉林八景"之说,透过"玉林八景"名称的由来和古今变迁,了解玉林当地的风光习俗,感悟世间的沧桑巨变.  相似文献   
102.
试论岭南建筑中的绿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岭南传统建筑和园林中的绿化形态和把现代岭南公共建筑与庭院相结合的创新设计手法,揭示了岭南建筑绿文化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并从社会、哲学、生态、人文等角度,阐明它的深远意义。为21世纪建筑创作寻求启示。  相似文献   
103.
玉林建州始于宋至道二年(996年),距今已有千年历史。玉林人有着悠久的商贸传统,商业意识极其发达,经商风气非常浓厚,因此玉林早在唐宋时期便享有"岭南都会"  相似文献   
104.
岭南风格在表现空间装饰方面具有浓郁的南粤特色.文章对岭南风格在酒店装饰设计的运用,从岭南传统风格的影响、陈设布置及灯光效应这3方面的设计进行了说明,有助于酒店等餐饮场所能更好的体现岭南风格.  相似文献   
105.
尝试从气候适应性、空间环境塑造和满足居民心理需求三个方面,对岭南地区住宅组团围合式布局的适应性进行研究,分析其合理性与不足。结果表明,住宅组团围合式布局能形成丰富的阴影,通风效果良好,通过适当的技术处理,能适应岭南地区的湿热气候。这样就能在岭南地区发挥利用围合式布局的优点,例如节约土地、隔绝外部干扰,促进住房交往和增强社区凝聚力等,适度围合的原则,将是住宅组团围合式布局在岭南地区未来的发展趋向之一。  相似文献   
106.
安徽岭南自然保护区有种子植物1351种(包括种下单位),隶属于609属139科,其中裸子植物7科14属17种;双子叶植物116科487属1134种,单子叶植物16科108属200种.含有14个分布区类型和15个变型,由热带成分和温带成分组成.世界分布种218种,占总种数的16.1%,中国特有分布属20个.  相似文献   
107.
春节登高是流行于神州各地尤其是岭南地区的节日民俗,以祈福纳祥为主要内容.东莞黄旗山作为历史上的“岭南名山”,加之在莞人心目中的独特地位,成为莞人春节登高的首选地,其民俗内涵在新时代有了新的衍变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8.
六祖惠能在岭南弘传南宗禅法著名以后,唐朝皇帝一再诏请他到京城施化,惠能“竞不奉诏”。自从胡适对此史实进行证伪之后,杜继文等也认为朝廷征召惠能及诏书都可能是假的。这些史实的真伪已经有杨曾文等学者通过研究进行了考实。为了论析惠能“竞不奉诏”的相关问题,有必要再次梳理这一考证史实,才可以对惠能“竞不奉诏”的主要原因作进一步较为深入的探讨。由于朝廷征召并非一次,惠能“竞不奉诏”仅用一个以老疾相辞的理由是说服不了的.这也不是惠能不奉诏的真正原因。他坚决继承禅宗祖师不奉诏、不当国师的传统,具有“吾形不扬,北土之人见斯短陋,或不重法”的顾虑。又要遵守“先师记.吾以岭南有缘,且不可违也”的弘法原则,还要接地气,保持南祥宗的农民性和地方性,是“竞不奉诏”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109.
隋代的岭南佛教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仁寿置塔是隋代岭南佛教发展中的关键性因素,对隋代岭南佛教发展影响深远,不仅造成了隋代岭南高僧活动数量的增加和地域范围的扩大,而且吸引了普通僧众和俗家善信的广泛参与,在民间掀起了一场佛教信仰热潮,而这又反映了隋代岭南佛教发展中最为突出的特点,即深受官方佛教政策的直接影响。而仁寿置塔之所以能对隋代岭南的佛教发展影响如此之大,其根本原因即在于隋代岭南佛教发展的整体水平较低,它是当时岭南开发程度较低、全国政治中心北移、隋代佛教政策和王仲宣判乱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0.
第一节考辨出唐代岭南道共进士49人,其中有7人是据县志和笔记小说新增的;第二节列表格说明唐代岭南道进士群的地域和朝代分布情况,并与谪宦文化联系起来考察;第三节从流宦贬人的影响、南选制的推行、家族文化的传承、京都游历四方面来阐述岭南道进士群的文化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