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44篇
综合类   49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浅谈虚拟现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已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虚拟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的今天,探讨虚拟现实的概念含义,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主要从语义和技术的角度讨论虚拟现实的概念内涵,并对不同领域对虚拟现实的认知现状做出梳理和评析。  相似文献   
22.
符号的本质是意义与形式的结合。对于符号的形式,我们要充分认识其复杂性和多样性;对于符号的意义,我们要认识到它不仅包括符号的实在意义,还包括符号的功能意义。从广义的符号定义看,句法可以被视为一种特殊的符号。  相似文献   
23.
地理学实在中的差异性、整体与局部的相对性以及时空不确定性,使得地理事件在理 获得意义有所区别的表现和解释,基于此,提出了“多元性参照描述系”的概念,当人类的“和谐”观,应与人类多元的生存和解释方式对映。  相似文献   
24.
对"意象现实"的哲学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虚拟技术所营造出的“意象现实”引发了一系列哲学反思。本文作者认为,“意象现实”符合人的认识的真理结构,它是人对现实社会接受方式的延伸。文章从“意象现实”促进主体精神的解放、引发“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主客体的重建、“意象现实”的现实基础等几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25.
《创新科技》2001,(2):10-11
科学家预测,未来150万年之后将有小行星与地球相撞——这样,后果实在不堪设想6500万年前一个小得多的行星与地球相撞就导致了恐龙的灭亡,如果不加紧对小行星认识的话,那么未来有一天灭绝的将可能是人类......  相似文献   
26.
本文论述了关于物理实在这一观念的历史演变过程,从经典理论的质点观念,场的观念到量子理论的几率波观念,从中使我们认识到,人类关于物理实在的认识一直处于发展之中,越发展则越接受客观真理。  相似文献   
27.
质量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牛顿在原子论的基础上定义了质量概念,结构主义与操作主义试图通过拒斥物理实在来消解牛顿质量。在场本体论中,粒子的生成论替代了构成论,质量与能量概念是等价的。广义相对论中物质与空间等同实现了物理实在与结构实在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28.
自从人类开始具备哲学意识以来,有关现象和现象的根据——实在("实体"或"本体")——以及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的思辨就不曾停息过。在浩如烟海的哲学文献中,各种各样的始基论、本体论、实在论以及对它们的反驳理论占据了最大的一个部分。这类问题,正如康德决定性地证明了的:关于实在、本体、始基、终极原因、第一动力等问题的争论,不可能成为科学知识体系的一个内容,这是由它们的超验性和原则上的不可检验性决定的;但是这种争论却有助于科学家确定自己研究活动的基本立场、态度和趋向,或者说,有助于科学家确定自己思想的先决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讲,假定某种实在,成为了大部分近现代科学家内心深处一种怎么也排遣不掉的倾向。  相似文献   
29.
论爱因斯坦的纲领实在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以下三个方面,集中论述了爱因斯坦的纲领实在论思想。1.物理实在观:双重实在(本体实在和理论帝在);2.物理学中的实在是一种纲领;3.纲领实在论余墨。  相似文献   
30.
孙正国 《韶关学院学报》2010,31(10):111-115
媒介的变革直接根源于技术的创新,而且形成了全然不同的观察世界的方式和理解世界的观念。媒介建构故事空间有两次大的转折:一次是书面媒介向表演媒介的扩张,空间表达的具象性得到凸显;另一次转折是实在空间向虚拟空间的伸展。虚拟空间的故事建构正是这两种形式的融合,故事的意义发生变化,故事的空间表达也不例外。这一次媒介转折在人的意义上和空间的意义上都是本质性的变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