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0篇
教育与普及   15篇
理论与方法论   35篇
综合类   38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01.
宋代牡丹谱考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国宋代涌现了众多谱录类著作,其中牡丹谱共计17种,几乎占花卉谱录总数的一半,它们也是其他花卉谱录出现的前导性著作。目前,仅7部牡丹谱存世,而其他因失传已经难以确切知其具体内容。文章对包括已佚在内的17种牡丹谱进行了详细考释,包括作者经历、成书时间、书中记述的内容和结构。新颖之处在于:(1)通过对作者经历的调查,不仅明确了作者的社会地位、官位和著书环境等问题,还探明了一些作者之间的人际关系。(2)更精确推定成书年代,并按时间顺序将牡丹谱进行排序,从而解析出牡丹的品种以及栽培地域的变化。其结果显示,牡丹谱所载牡丹的品种和数量并不是单纯按照时间的推移而递增的,但考察各种谱录所载的品种名称时,可以了解到各种谱录总载有新的品种。宋代人不断地追求新品牡丹的同时,遗弃旧的品种,因此,各种谱录所载的品数并没有明显的增加。(3)通过研究现存7部牡丹谱的结构及内容,可以大致了解到各种谱录除了大多记载当时的名品之外,还记录了花圃、风俗、栽培技术等内容,以便传于后代。另外,谱录作者主要为宋代士大夫,他们对于出现新品种等问题怀有个人的哲学性思考。这种思考往往涉及到掌管自然现象的"造物"和"造化",并相信它影响了牡丹的变异。文章还从文献学角度介绍了现存7部牡丹谱的早期版本,并指出最可靠的善本。  相似文献   
402.
梅史考略     
发源于我国北方陕西、河南等地的梅,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果树,在我国西部地区迄今仍有大量的野生种分布.根据考古资料和相关的文献记载,这种植物在我国有3000年以上的栽培历史,不但果实被利用,梅花也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在我国古人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03.
民国初年,在浙江龙泉的一个小山沟里,几乎每天都有数百人在这里拼命地挖掘,他们挖开遗址,撬开坟墓,搜寻的却不是金银财宝,而是一种传说中的古代瓷器,疯狂的盗掘者甚至连破碎的瓷片都装箱运走。他们要挖掘的,是一种奇特的瓷器——哥窑瓷。哥窑,虽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但  相似文献   
404.
柳宗元诗歌在宋代的接受从整体上来说可以概括出三个层面:一、陶、柳诗风异同论:即苏轼对柳宗元诗风的发明之功,以及陶、柳诗风对宋代诗学精神演进历程的影响;二、韩、柳诗风不同论:韩、柳诗风在宋代接受过程中的差异性以及背后所反映的宋代诗学精神的演变;三、柳诗深得骚学论:柳宗元诗歌的内在气质以及宋人对柳宗元诗歌气质的扬弃。  相似文献   
405.
宋代书画市场昌盛的条件及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促成宋代书画市场兴盛的条件以及特征。认为良好的人文环境,城市经济的发展,艺术消费群体的扩大等,是宋代书画市场兴盛的主要条件。职业书画师、职业中介商、固定交易场所以及赝品市场的出现,代表了宋代书画市场的繁荣状态。  相似文献   
406.
监察建设是我国古代各封建王朝的一项重要的活动,历朝历代都非常注重对监察制度的建设。北宋承五代十国之乱象,尤其重视对地方监察系统的建设。路,作为一级监察区在北宋的监察体系中举足轻重。主要研究了北宋监察思想的形成,路一级监察系统的概况和各机构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07.
宋代,科举制度从形式到内容均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包括殿试制度的确立与三级考试制度的形成,废除公荐制度与实行糊名、誊录法,在考试内容上以经义取代诗赋,“特奏名”的实行与录取名额的增加,等等。科举制度趋向完善而严密。但是,也因此产生大量的冗官和臃肿的机构,导致行政效率低下,财政负担加重。  相似文献   
408.
宋代蒙学教育承前启后,影响深远。从教育机构、教育内容、教材、蒙学教育家等方面来探讨宋代蒙学教育的发展状况,从思想控制、社会风气、伦理道德、教育制度、科学技术、儿童身心发展六个方面进行原因探析,可以发现宋代蒙学教育对现代教育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409.
20世纪日本学者的宋代科技史研究,有以下5个显著的特点:一是时间较长,每个阶段研究重点不同;二是内容丰富,研究领域广阔;三是研究群体以科技史家、历史学家、经济史学家等为主;四是三种研究方法并重,即日本考据学研究法、“唐宋变革”研究法和西方科学史研究法;五是成果显著,在国际上产生一定的影响.20世纪80、90年代以来,日本学者开始用社会史、文化史以及考古学、人类学等新理论和新方法研究宋代科技史.  相似文献   
410.
宋代绘画是中国绘画史上的鼎盛时期,首次创设专门的绘画教育机构“画学”,并由宋徽宗亲自参与教学。宋徽宗注重表现绘画的意境与内涵,并创造了诗、书、画、印相结合的表现形式,使绘画由造型艺术逐步发展为具有诗情画意的综合性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