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10篇
教育与普及   46篇
理论与方法论   40篇
综合类   30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紫禁城建筑的文化内涵--阴阳五行学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紫禁城的建筑中,这一学说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紫禁城气势雄伟的外朝,蕴含阳刚之气魄,严谨纤巧的内廷,体现了阴柔之精美,阴阳学产中“从阴中求阳,从阳中求阴”的哲理也在宫殿名称和布局中表现得颇为明显,紫禁城的建筑还以布局,数目,色彩的变化,暗含了五行学说关于物质相生相克的关系,体现了天子至尊,国泰民安等思想以及趋吉避凶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192.
新地球理论     
新地球理论一书是一本包括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地球动力学、对流、矿物学、火山学、能量学和地热活动史的跨学科的高级读本,它囊括了内部地球的所有方面,以及地球的起源、组成、演化等方面。本书是安德鲁在1989年所著的地球理论一书的完整升级版,他包含了许多新的图片和表格。并对层析成像、自组织、板块构造学说等部分增加了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3.
《论犹太人问题》是马克思逐步脱离青年黑格尔派思想的影响,尝试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对人类自由进行思考的最初成果。国内研究者对马克思的犹太人身份和人类解放研究者的双重身份进行了区分,并从马克思的国家学说、"现代性"学说、民族宗教学说和人类解放学说四个层面对此文本进行了分析,体现了国内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研究逐步深入的过程,展示了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水平,对我国整体理论水平的提升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4.
分权学说对西方政治思想的演进、政治制度的构建、政治行为的规范等都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这一学说是在十分复杂的理论基础指导下逐渐萌芽、形成、发展和完善的。西方源远流长的人性恶说是这一学说产生的前提假设,自然法思想传统中利益均衡和权利保障思想是这一学说创立之目的,从柏拉图到当代自由主义大师哈耶克的知识有限说则进一步丰富了我们对分权学说必要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5.
文章通过囚明学原始材料,对陈那和法称在因明学认识论中坚持的哲学思想进行分析。认为因明学认识论思想是以经量部和唯识宗哲学混合形式来发扬的。甚至在陈那和法称的因明学著作中阐述经量部学说的篇幅比例远远超过唯识宗学说,因此因明学的终结哲学目的没有放弃唯识宗学派立场,而是采用经量部和唯识宗学派基本观点的一种混合体系。  相似文献   
196.
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在教学中通过这个秘密与现实结合,挖掘其现实意蕴:社会财富增长的实质,财富积累的规律;明白发展生产力和怎么样发展生产力;建构合理的分配方式为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及整个社会的全面地进步服务。  相似文献   
197.
王维平 《科技信息》2010,(34):I0259-I0259
本文参考了近年来关于运动性疲劳产生学说和消除方法的研究成果。对现有比较公认的运动性疲劳的机制和消除方法相关研究总结,为进一步开展运动性疲劳研究提供基础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198.
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的心理语言学理论存在着诸多分歧,皮亚杰侧重于从生物学角度来论述个体认知能力的发展;而维果茨基则注重外在社会文化的作用,强调客观的因素。两者对个体自我中心言语的不同理解是其理论的主要分歧之一。皮亚杰认为自我中心语言是一种无目的性的语言,维果茨基则认为自我中心语言是具有社会功能的。从自我中心言语角度来看,能发现二者理论的一些互补性: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的互补;语言和思维关系的互补;不同客体对象对个体认知发展影响的互补。  相似文献   
199.
A:关于细胞为什么会衰老死亡,曾有不下几十种假说,比如神经内分泌学说、免疫学说、代谢废物积累学说、DNA损伤修复学说等。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细胞衰老机制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2009年,三位科学家曾因"发现了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护染色体的"而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相似文献   
200.
地下核燃烧假说的重要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虞震东 《前沿科学》2012,6(3):23-48
本文提供了多方面证据论证地下核燃烧假说是符合客观实际的.第一,氡增多和汞增多是确定无疑的地震前兆,对这两种地震前兆的唯一合理的解释是地内存在着铀、钍元素的核裂变燃烧.第二,通过对五种现象的分析,因为它们都要用氢聚变才能得到合理的解释,所以地球内部也存在着核聚变燃烧.第三,地震前地表及浅层热异常是被大量观测结果证实的地震前兆,这种地震前兆也只有用地下核燃烧才能得到合理的解释.第四,地震前兆成带性、大区域前兆场、映震灵敏区和映震灵敏井、震源附近流体、地壳中高导低速层控制强震、地热带和地震带密切相关、地震引起地面沉降等地震研究中发现的七种对于目前占主导地位的地震理论来说都无法解释的现象用地下核燃烧假说都得到了合理的解释.第五,活断层表面现象和板块运动表面现象的成因用地下核燃烧也都得到了清楚的解释.本文提出,用“地壳视运动”来代替“地壳运动”才是对这种现象的科学表述.此外,还要加上我们以前已经提供的证据.第六,在非洲加蓬的奥克洛铀矿发生过公认的地下核裂变燃烧.第七,通过对1995年日本神户大地震观测资料的分析,证明了该地区地下是一个天然的聚变裂变混合反应堆.第八,通过对我国2008年汶川大地震观测资料的分析,证明了在汶川大地震震源的下面存在着一个异常高温区.这么多的证据足以证明,地下核燃烧假说是能够成立的.从而,建立在地下核燃烧假说基础上、由中国人提出的地质学的宇宙线环境学说和地震学的宇宙线环境学说就有了稳固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