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6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24篇
综合类   39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杜寅寅 《科技资讯》2007,(5):216-216
<日用家当>是美国当代著名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1944--)最优秀的短篇小说之一.作者通过对待家庭文化遗产“被子“的不同态度的描写,成功地塑造了三位性格迥异的女性形象.本文旨在对蒂的人物形象重新定位,从而发现蒂身上所特有的,代表当代美国黑人的文化遗产观和对抗压迫的鲜明特点.  相似文献   
32.
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和艾米丽·勃朗特的《呼啸山庄》,体现了独特的有关女性价值的恩想,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比较两部作品的差异,分析他们的内在联系和各自特点,会发现女主人公女性自主意识的觉醒,她们命运不同,性格同中有异;《简·爱》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风格,《呼啸山庄》中,艾米丽自由驰骋的想象力使她挣脱了现实人生的羁绊。  相似文献   
33.
斯达尔夫人被誉为"女性主义的开拓者",在创作中体现了明显的女性主义思想。本文主要结合作品从追求女性婚姻自由、批判男权文化传统两方面对其女性主义思想的内涵及其产生原因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34.
对英国女作家安吉拉·卡特的《马戏团之夜》和德国剧作家格奥尔格·毕希纳的《沃伊采克》进行了互文性研究。这两部作品的互文性主要表现在《马戏团之夜》中蜜依父母的故事和《沃伊采克》这一短剧的情节和风格上。然而卡特作为新时代的女性主义作家,她比毕希纳在社会关怀上走得更远。为了给予女性话语权和颠覆传统男权社会,卡特在小说中创作出小人物蜜依。通过角色的延伸与再塑造,赋予其新的内涵。卡特所要呈现的是对妇女在婚姻家庭中的地位、对家庭暴力及社会偏见的反叛的思考。  相似文献   
35.
《人·鬼·情》被学者誉为唯一一部中国“女性电影”,它通过描绘男权社会中“女演男”的女艺术家的生活经历与心理历程,淋漓尽致地显示了现代女性面临的困境与所作的抗争。女主角寻求男性解救的过程,正是在与生命中重要的男性角色的关系中展开的。面对现实,她努力反抗,但最终不得不妥协,放弃现实中的寻求而将希望寄托于舞台上的钟馗。分析“女演男”这种“花木兰式境遇”可以透视女性在性别身份错位后的所得所失。  相似文献   
36.
女性书写和女性批评是一个热门话题,但经过长期的发展,时至今日它却也走进了死胡同。作为对男性中心主义或男权的反叛,女性批评曾经甚嚣尘上,但最终陷入孤芳自赏的境地。我们需要改变偏见和傲慢,也需要重新审视,更需要反省自察。惟其如此,方可促使女性文学走入新的空间和未来。  相似文献   
37.
《啊,拓荒者!》是薇拉.凯瑟著名的"草原三部曲"之一。作者以她熟稔的美国西部边疆生活为背景,成功刻画了亚历山德拉的女性形象。本文将通过对小说主要人物亚历山德拉与艾弗、麦丽和卡尔关系的分析,挖掘出文本中所蕴含的凯瑟的生态女性思想。  相似文献   
38.
得益于西方兴起的女性主义运动,女性主义思想家开始关注女性与翻译的共同点,强调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采用一系列的翻译策略方法宣扬翻译中的性别身份差异,反抗传统的以男性为中心的语言,文化,政治,提出了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对社会文明与公平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但也有其局限性,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39.
芥川小说<莽丛中>通过女主人公真砂的受辱事件,真实反映出女性在父权制社会的历史境遇.作为一名被侮辱和被戕害的女性,真砂既要遭受男权社会的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压迫,还无法摆脱父权制话语的规范和制约.真砂实际上处于一种两难境地:如果认同父权制社会的角色定位,则势必会丧失自我的性别权利;如果违背父权制社会的伦理法权,又势必会沦为不贞或堕落的形象.真砂的哭诉反映了她反抗男性霸权的潜意识,预示着其对现实处境与性别意识的逐渐觉醒.  相似文献   
40.
随着20世纪英国女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的全面提高,英国女性主义作家通过文学方式不断表达新的女性主义思想,塑造新的女性形象.根据她们的关注视角和创作主题,20世纪英国女性文学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演进阶段,即20世纪初期在社会政治权利的基本层面上追求女性独立;中期阶段则深入到女性精神自由与人格独立的本质层面;在后期阶段则探索两性的二元对立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