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9篇
教育与普及   51篇
理论与方法论   66篇
综合类   31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七月的三晋大地,骄阳似火,一片生机。第五届“心灵与机器”学术研讨会于2008年7月22日-24日在太原举行。会议由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山西大学、厦门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和中国人民大学联合主办,山西大学承办。共收到论文二十余篇,来自全国多所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出席了此次会议。  相似文献   
52.
钱钟书与朱自清都是运用修辞艺术的高手,普通的比喻艺术在他们的笔下表现出一种强烈的美惑。然而他们的比喻风格各有千秋。钱钟书的比喻机智、巧妙、幽默、风趣、富有哲理性,是一种智慧与哲思的语言。朱自清的比喻形象、贴切,联想丰富,新颖别致,是作敏感的心灵与大自然的和谐与共鸣。  相似文献   
53.
李白对七言歌行的贡献之一是他七言歌行中具有他人难以企及的气势。从三个方面探讨李白歌行中气势的形成:首先从诗歌的艺术处理上进行探讨,其次认为李白独特的情感特征和思维方式是内在原因,第三点深入挖掘,认为李白情感特征和思维方式的形成又根源于他内心的矛盾。  相似文献   
54.
语文教学是"言语育人"与"育人言语"的统一,对话,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具体的教学中,对话方式体现为学生与教师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以及学生与自己内心的对话."对话"教学旨在创设民主、轻松、群体参与的课堂氛围,增强语文课堂教学实效,达到全体提高的目的.  相似文献   
55.
新课程的理念影响着我们的语文课堂,也影响着我们的作文教学。尽管“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等观念已走进作文指导课,但由于长期受到传统的思维方式的影响,致使我们在作文评析时,仍用一种程式化、标准化的模式衡量学生的作文,学生的作文内容受其影响,形成一种定势,单调而枯燥乏味;学生对作文兴趣不高,畏难情绪大。  相似文献   
56.
目前关于人工智能的道德地位研究,主要分为现象学进路和心灵哲学进路.前者以"意向性"为核心,具体在人工智能道德地位领域主要研究其与人类之间的同构关系,并不认可人工智能的独立道德地位;后者以"心智"概念为核心,研究人工智能能否具备与人类相当的心智水平,认为人工智能的道德地位取决于其是否具备心智.然而,人工智能的道德地位研究...  相似文献   
57.
写作是主体由内而外的倾吐、创造。心灵世界的自我观照在作文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它是以大千世界为观照对象 ,综合写作主体知、情、意等心理体验的一种内化过程。这个过程由观察而表象而感受三个阶段组成 ,具有情感性、意象性、顿悟性等特质 ,文章从铸塑人格精神、敏锐感触神经、活化想象思维、浑厚文化底蕴诸方面探析了激活写作主体自我观照的策略  相似文献   
58.
对“天赋观念”的批判形成了“白板说”。 代表人物是亚里干多德、洛克和部根,其“白板说”的内容不尽相同。本文除一般地指出“白板说”的片面性外,肯定了其中内涵的合理成份,肯定了它对后人研究、探寻主体认知系统及其能动作用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9.
李商隐《无题》诗历来受到诗评家的重视,评介作品众多,观点莫衷一是。本人拟从《无题》诗作者苦难心灵历程的表现来探讨,以期求得对《无题》诗的全面理解。  相似文献   
60.
本文围绕当代西方心灵哲学中的前沿问题--感受性质及其所引发的有关争论,首先探讨了坟观特性假说对感受性质的存在,结构与作用的论证以及以此为基础提出的“主观的观点”和反唯物主义结论,然后分别评价了功能主义,物理主义同一论对感受性质这一“新反常”的同化和反唯物主义结论的反批判,讨论了取消论对感受性质的排解,最后提出了一些初步的思考,认为:感受性质是心理世界中不可漠视的存在,所引发的有关争论深化和拓展了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