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18篇
丛书文集   28篇
教育与普及   20篇
理论与方法论   347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105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115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151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41.
从文化哲学的角度,纵观刘希夷诗篇,可以看到其中蕴含着纷繁复杂的生命意识.其生命哲学大体表现为:物质主义生命观、道家自然哲学生命观、儒家伦理价值生命观.刘希夷体味了生命的极度卑微与无限尊贵,在生命的忧思与渴望中,使生命走向永恒.  相似文献   
742.
论述了在生理实验教学中,利用该学科发展过程体现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来促进学生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形成,同时这一哲学思想的掌握,也提高了生理实验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743.
三种学习理论对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学习理论是远程教育的理论基础.作为远程教育的重要构成因素,学习支持服务系统需以科学的理论作指导,应根据学习的规律和原理充分考虑各种因素进行设计.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构建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44.
罗尔斯的“新契约论”的精神实质是康德主义的义务论 ,为了克服康德学说的抽象性 ,罗尔斯系统地发展了关于“合理的”和“理性的”相区分的思想。罗尔斯在康德的义务论的基础上实现的四个新的超越———对康德式的“人”的概念的消解、放弃了他曾经尝试的为其正义理论提供一种康德式的哲学基础的努力、直言不讳的承认他致力于发现的并不是普遍的正义原则、以开放形式解决现实问题的方式  相似文献   
745.
陈丽伟 《科技信息》2011,(36):I0066-I0066
艾丽丝·沃克是杰出的美国黑人女作家之一。其作品《父亲的微笑之光》讲述了一个爱与宽恕的故事。父亲以自己是长辈的身份对女儿行使一系列的家长权利,从而使父女之间的关系极其紧张,形同陌路。经过一系列的调节和努力,父亲的爱终于感动了女儿,父女之间最终实现了精神的和解。本文以父女关系为切入点,分析小说中的父亲和其女儿之间的反抗与和解,展现艾丽丝·沃克的妇女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746.
李文 《世界博览》2011,(11):18-19
"天,未必变,但态度上的改变却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747.
从因素主义的视角对数字图书馆合理使用问题进行了探讨,引申出完善数字图书馆合理使用的一些建议,以期最大限度地实现数字图书馆公益性及著作权作为私权之间的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   
748.
张烈 《广东科技》2011,20(8):17-18
横光利一(1898~1947),不仅是日本文学新感觉派的代表人物,而且对中国的施蛰存、刘呐鸥等作家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他的代表作《上海》以中国的"五卅"运动为背景,以一个外国人、特别是以一个当时与中国有着巨大民族矛盾的日本国的国民的视角来观察、解读中国社会,因而一直倍受关注,可以说在世界文学史中也有着一席之地。而且,在日本战前出版的该作中,还罕见地刻画了中国共产党人及中国国民党人的形象,时至今日这对于我们了解日本人心目中的的中国人形象及日本人的中国观、亚洲观仍有很大的借鉴、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49.
加拿大华裔的境遇变迁,映射出加拿大文化政策质的变化。在盎格鲁认同时代,华裔是一个被歧视的群体,他们不但没有政治权利,起码的生存权利也难以保证;20世纪70年代后,在多元文化主义政策的光辉下,他们已经成为一个政治平等、经济独立、文化繁荣的多彩多姿的群体。  相似文献   
750.
同样作为西方唯美-颓废主义思潮在五四文坛传播的产物,《银杏之果》与《沉沦》在同为“自杀”的故事情节中,表现出走相径庭的艺术趣味和人生追求:《银杏之果》明显体现了注重精神情趣的沃尔特·佩特的“刹那主义”的影响,而《沉沦》则在对“外在压迫”和“悲痛感”的强调中走向“颓废”的反抗,凸显出20世纪20年代知识分子中存在的两种不同的艺术观与人生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