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2篇
系统科学   6篇
丛书文集   8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70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23.
投稿须知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8(4):F0003-F0003
<正>《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现为双月刊,第1、2、4、5期为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6期为自然科学版,设有哲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教育学、文艺学、语言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农学等方面的学术研究栏目,并开设"文廷式研究"、"安源工人运动研究"、"萍乡地方文化研究"特色栏目,热忱欢迎校内、外作者投稿。本刊执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期刊编排格式》(GB/T3179-2009)。投稿请注意:一、来稿格式依次为: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中文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24.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是黑龙江省教育厅主管、大庆师范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双月刊,全国统一刊号,国内外公开发行,逢单月10日出刊。第一、二、四、五期为哲学社会科学内容,设立了哲学研究、政治学与社会学研究、经济纵横、法学研究、文学研究、语言文字研究、历史与文化研究、高教研究等栏目,刊登有关学科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学术论文,欢迎校内外作者投稿。本刊按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的《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和《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的要求,实行规范化编排。来稿请注意以下事项:一、文章标题及作者姓名文章标题一般不得超过20个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作者姓名下方标明作者工作  相似文献   
25.
1《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东华理工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季刊,国内外发行),1978年创刊。其主要任务是反映东华理工大学自然科学方面的最新教学和科研成果,反映国内外地球科学各学科领域及相关领域的最新科学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6.
27.
28.
摘要 如何以汉语拼音正确表达我国论文作者人名的问题非常重要。国家语委过去制定的几个相关文件颁布以后,中国人姓名的拼写有了规矩,但仍不能适应文献著录和计算机信息检索的要求。为了规范数据库中重要检索和评价项目的数据格式,提高检索和数据处理的效率,我们制订了《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试行)》。该规范对汉语姓名拼写法作了变通处理。执行以来已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建议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采取措施,尽快对原国家标准做出适当修订。
作者姓名是学术期刊中的重要数据之一,它在目次页、正文、作者简介和参考文献等多处出现。正确著录作者姓名,不仅体现出对作者辛勤劳动和著作权的尊重,也为准确进行数据检索和进行有关评价打下可靠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学术交流与日俱增,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外国学术界对中国作者的认识首先是通过姓名的拼音,因此,中国作者姓名的拼写,必须规范化,必须具有唯一性。1958年《汉语拼音方案》公布以前,中国人姓名的罗马字母拼写十分混乱。“威妥玛式”拼写法虽然比较流行,但是它在语言的技术性上相当不完备[1]。1974年以来,《汉语拼音方案》和《中国人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法》相继公布,确定了中国人名汉语拼音的基本原则,并在新闻出版、通讯、广播以及外交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执行,联合国和国际标准化组织也相继认可。1996年,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了国家标准《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GB/T 16159-1996)[2]。在其4.2.3节中对汉语人名的汉语拼音作了如下规定:“汉语人名按姓和名分写,姓和名的开头字母大写。笔名、别名等,按姓名写法处理。Li Hua(李华) Wang Jianguo(王建国)”这一规定由于没有明确姓和名的先后次序,没有对姓给予特殊的表达形式,没有考虑双名读音和缩写的需要,因而在实际执行中产生了许多混乱,特别是不能适应文献著录和计算机信息检索的要求。《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AJ-CD)是我国第一部大型集成化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是国内外规模最大,检索功能最强的数字化全文数据库。为了规范数据库中重要检索和评价项目的数据格式,提高检索和数据处理的效率,编辑委员会于1998年10月制订了《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试行)》[3]。鉴于论文作者是数据库中最重要的检索字段之一,因此,在该规范中对于作者人名的汉语拼音列了如下条款:“中国论文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按GB/T 16159-1996示例,应姓前名后,中间为空格。参照ISO 690[4],姓氏汉语拼音的全部字母均大写,复姓应连写。名字的首字母大写,双名中间加连字符。如:ZHANG Ying(张颖);WANG Xi-lian(王锡联);ZHUGE Hua(诸葛华)。”以上规定的特点是:(1)姓氏的全部汉语拼音字母均大写,以识别区分作者的“姓”和“名”,避免姓与名混淆颠倒,有利于文献著录、人名索引编制、及计算机作者检索。(2)双名之间加连字符,以方便不熟悉拼音规则的读者正确读音,亦有助于计算机自动抽取名字的首字母,并正确构成名的缩写形式。如:“刘锡安”的汉语拼音,若为“LIU Xian”,则读者可能会误读为“刘贤”,并缩写成为“LIU X”;若为“LIU Xi-an”,则既可正确读音,又可正确缩写为“LIU XA”或“LIU X.A.”。对于复姓由于不存在缩写,而且数量也有限,故不加连字符。鉴于《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将在全国数千种期刊中推行,影响很大。为谨慎操作,我社特将此方式上报给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汉语拼音与正词法委员会。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在征求了有关专家的意见后,复信同意我社试用上述变通方式。1999年1月,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印发了《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从1999年4月开始,我社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规范》的宣传贯彻活动。据统计,在我社入编的5400种期刊中,当文章中有英文信息和作者的汉语拼音时,有69.8%的期刊完全执行了上述变通方式。有些期刊,执行着自认为合理的拼写方法。如:名前姓后[5-8],双名中第二个字汉语拼音的首字母也大写[5,9,10],双名中第二个字汉语拼音的首字母也大写,但双名中不加连字符[11],复姓中也加连字符[12]等。针对拼写方法的繁杂混乱,专家学者们纷纷发表文章,提出自己的看法与建议[1,5-34],要求尽快统一。2002年7月,我们对1994年以来发表在《科技术语研究》、《编辑学报》、《中国翻译》等刊物上的30多篇讨论中国人名汉语拼音方案的论文进行了分析和统计。发现与变通方式意见一致或接近者占80%(意见接近者指双名的第二个首字母也大写,如WANG Jian-Guo。)有的作者其实并未研究过我们的变通方式[9,10,12,13,26,28,29,33],但他们的看法竟与我们完全一致。文献[33]不仅赞同变通方式,而且建议将其精神延伸到汉族作者四字姓名的五种基本形式中。参看附录表,可对这些文章的观点有一个概括的了解。在这些论文中涉及对《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有关人名拼写规则变通方式的意见大致有两种:(1)认为《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中的人名拼写变通方式符合对外交流和学术期刊文献信息交流的现代化,积极作用显而易见。应处理好现行国家标准与《光盘版》变通方式的辩证关系,并在适当时机考虑在两者基础上取长补短,建立新的统一的相对稳固的国家标准,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2)认为尽管在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等现行标准的有关条文中存在值得磋商和有待完善之处,但这毕竟是国家标准和政府文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能自行其是。希望有关部门尽快制订专项标准,结束混乱状态。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在国家语委1998年复文支持下,《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所采用的人名拼音变通方式已经在实际试行中获得大面积的推广,少数未采用者也是碍于已有的标准文件不便违背,并不是反对变通方式的本身。因此,我们建议国家语委尽早通过法定程序对现行法规进行必要的修订补充,制订中国人名汉语拼音拼写的专用规则。我们将全力支持和配合,使这项关系到我国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和子孙后代的大事,早日达到规范和统一。注:1)√——同意;×——不同意。2)关于“名的首字母大写”,因意见一致,未列入表内。 ① 实际上,姓前名后的做法早在1987年公布的国家标准《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GB 7713-87)第5.1.2节的责任者姓名附注汉语拼音的规定中即已采用。  相似文献   
29.
30.
来稿须知     
一、标题与作者简介文章正题一般不超过20个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作者姓名之下应写明工作单位、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请提供作者简介,内容依次为: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单位及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