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3篇
  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34篇
理论与方法论   47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67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技术本身是无所谓好也无所谓坏的,只是由于人类的使用才表现出对人类的利与弊、是与非、善与恶.克隆技术也是这样.对克隆技术,我们绝不可简单地否定和禁止,否则有可能失去通过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好机会.我们绝不能犯鲁迅先生曾经批评过的错误: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泼掉.当然,我们也不可永久地把孩子泡在洗澡水里.正确的态度是在对生物技术时代的工具理性做出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对克隆技术进行人类学的思考,并探寻一种生物技术时代的新的生存智慧,使克隆技术向着人性化的道路发展.  相似文献   
82.
对北海一个从事珍珠养殖村庄——黄稍村的乡村公共卫生存在的三个重要环节疾病发生、诊断和治疗进行探讨,意在呈现出珠疍这个特殊边缘群体乡村公共卫生的现实图景。  相似文献   
83.
诗歌、歌曲和舞蹈作为交流的工具,超越了音乐的诸多限制。它们在传达某种信息上所需要的那种转换,实质上是以数字来表示的。本文所介绍的诗歌、歌曲和舞蹈的数字原则的应用,极好地说明了它们有着明确规定的数字人类学根据以及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84.
广西融水北高村人的遗传学和体质人类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用适合民族研究的Y染色体非重组区单核苷酸多态(SNP)单倍型分析方法检测了北高村人和广西已定水族男子的遗传学特征,并对北高村人的男女都进行了体质特征观测分析。两种方法都得出了北高村人与水族相当一致,而与汉族较远,综合地证实了北高村人与水族的血缘关系,鉴于民族不是简单的遗传概念,民族成分的正式确认还要解决各方面问题,仍须慎重进行。  相似文献   
85.
中国的人类学家,不管是投师于国外或国内,至今为止,几乎不能使他们的发现对世界其他地区的人类学有用处。中国人类学的问题不是不够地方性,而是太地方性了。中国人类学当前所需要的是经过一个时期的本土化发展,然而再走出来,参与世界性对话。  相似文献   
86.
古DNA技术使考古学对古人遗骸的研究得以进入分子水平,为民族考古学对过去人群的研究,如性别与家系鉴定、族属分辨、群体内部关系及群体迁徒等,提供了直接的证据,为高新技术与人文学科的交叉研究开辟了全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87.
从文化教育人类学的学科角度,审视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尤其是民族基础教育中正在推广的“校本课程开发”问题,深刻理解校本课程开发的核心内涵至关重要。要重视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寻求课程内容的创新应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核心理念。  相似文献   
88.
从开始接触人类学到现在,笔者对学习人类学的体会是一个从“无知”到感知的过程,从中感悟到人类学研究的目标是通过田野实践及其对他者文化的感悟所提升出的一种广博与宽容,它既是一门学问,又是一种人文视野与关怀。  相似文献   
89.
教育是一项既复杂又鲜活的人类精神文化活动,研究工作的原创性和实践性是其生命力所在。从两个生活事件入手,结合人类学的研究范式阐释教育研究的原创精神和实践本性,并提出消解学科中心主义倾向以增强教育研究的原创性和实践性。  相似文献   
90.
新历史主义与文化人类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历史主义与化人类学之间可以彼此阐释、对勘发明。在研究对象上,它们都认为学与化相互渗透,彼此不间断地流通往来;在人与化的观念上,都认为人是化的造物,化是一种社会话语流;在稀释方法层面,都提倡循环往复的厚描。同时,化人类学在将学批评用于化阐释时并不强调激进政治,新历史主义在使用厚描方法时仍然重视学问题。其共同的盲点是以历史线性序列的历时研究逐渐让位于对化系统流通的共时描述,这导致了一种所谓的“化主义谬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