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8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8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解决对电路中电流信号的实时监测及谐波分析问题,利用传感器技术设计出一套高精度基于FFT( Fast Fourier Transform) 的互感式电流信号检测装置。该装置可对环路电流信号进行非接触式测量,硬件电路包括互感式电流传感器和检波电路,软件部分以STM32 为主控制器,对信号进行傅立叶变换得到频率和幅度信息。这种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测量装置可以实现测量自动化和功能多样化,在工业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经实验检测,该系统的频率分辨率可达到1 Hz,幅度分辨率可达到0. 5 mA,测量电流信号频率误差小于2% ,幅度误差小于5%。  相似文献   
12.
针对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线圈的相关特性,提出了耦合谐振电路结合 Maxwell 软件建模的方法对 其进行分析;电动汽车用无线充电系统的互感线圈是实现无线充电的重要模块,对其进行特性研究有助于实 际生产中线圈的设计和优化。 为此,首先分析电动汽车用无线充电技术,并建立耦合谐振电路的等效模型进 行公式推导,进而通过 Matlab 仿真研究线圈互感系数对系统输出功率和传输效率的影响。 然后在 Maxwell 软件中搭建互感线圈的仿真模型,依次改变线圈的匝数、水平偏移程度和垂直距离进行仿真实验分析;仿真 得到线圈在不同互感系数下系统输出功率和传输效率线圈的变化情况和磁感应强度分布图、耦合系数变化 折线图。 根据仿真结果对线圈特性进行分析,最后得出随着互感系数的增加系统输出功率先增后减,传输效 率不断增加。 以及在线圈匝数减小线圈水平偏移程度以及垂直距离不断变大的情况下,线圈的耦合系数不 断降低,且降低幅度变大的线圈特性。  相似文献   
13.
在双边LCL拓扑的基础上,采用了一种基于互感检测的电压电流调整方法,达到简化副边物理结构的同时可实现在互感和负载扰动时的恒压(constant voltage,CV)或恒流(constant current,CC)输出.首先对系统进行了建模,其次对系统的参数配置以及CV/CC的控制策略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计算机仿真和搭...  相似文献   
14.
对由自感电动势、互感电动势建立微分方程的方法与由主磁通φ建立电压平衡方程和磁势平衡方程的方法作了联系和对照,结果完全一致。因而用自感电动势、互感电动势建立微分方程的方法既可以讨论含铁芯变压器,亦可用于对空芯变压界的探讨,因此是一个最基本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5.
Lepidimoide是国际上首次确认的促进型互感作用物质,具有与GA和BA相类似的生理作用,该物质广泛存在于植物种子中,于种子萌发时分泌出体外,对其他植物的生长产生影响,该物质的生理作用有:1.促进拟南芥菜下胚轴伸长;2.使拟南芥菜子叶的面积增大;3.促进向日葵幼苗叶绿素合成,目前对Lepidimoide等促进型互感作用物质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相似文献   
16.
大电流汇流排电磁参数的分析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集成多模块的脉冲功率电源和改善电流波形,该文建立了汇流排的3D有限元模型和Maxwell方程,采用棱边有限元法直接求解磁场强度,在边界处使H连续,在划分的单元中产生连续的磁场解,接着进行误差分析,对误差较大的单元自动进行细化处理,再继续求解,直至误差满足预定的要求.通过计算磁场能量得到汇流排的自感和互感,仿真结果与经验公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增加导体的宽度或减小导体间的距离,均可有效地减少汇流排的分布电感,有限元方法应用于多形状汇流排的电感计算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双LCC谐振补偿电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双LCC谐振补偿电路结构的研究中缺乏考虑系统增益特性,忽略电路整体的输出特性的不足,提出采用基于互感模型的阻抗特性分析法,该方法兼顾谐振系统的输出特性,确定一个与负载和耦合系数无关的固定频率点,在此频率点下发现了谐振电路具有纯阻性和恒流源输出的特性.提出两种实现前级H桥变换器ZVS的参数优化方法,从谐振电路增益角度对比分析了这两种优化参数方法对谐振系统输出特性不同的影响.设计了一台3.3kW的基于双LCC谐振补偿电路的变换器,仿真和实验验证了针对谐振补偿电路特性的分析及优化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耦合能力以增强系统的传输效率, 总结了现有的无线电能传输(WPT: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方式, 分析了基于磁感应耦合电能传输(ICPT: Inductive Coupled Power Transfer)技 术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的工作原理, 建立了带有磁芯的 ICPT 系统互感计算模型, 对系统互感与磁芯属性、 线圈属性、 轴偏移距离的关系以及不同结构松耦合变压器的磁屏蔽效果进行了仿真分析。 结果表明, 磁芯属性 对系统互感的影响有上限, 而线圈属性对系统互感的影响无上限, 发射端摆放条形磁芯且接收端摆放圆盘形磁 芯的 ICPT 系统能满足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的电源需求和电磁屏蔽要求。  相似文献   
19.
利用πS-S补偿网络结合恒定互感耦合线圈实现无调压模块接收端的恒压输出.首先,对πS-S补偿网络进行建模与分析.其次,提出恒定互感耦合线圈的通用设计方法,实现接收端横向偏移下的互感恒定.最后,通过样机实验,验证所提出设计方法的可行性与准确性.实验样机的接收端直流输出电压波动小于3.6%,补偿网络与耦合线圈的传输效率达到95%,整机效率峰值达到82%.  相似文献   
20.
互感的对偶关系和对偶电路是很受关注的一个问题,它涉及到电网络中对偶网络的定义。本文列举了几位学者对电网络对偶性的论述,从中可看出,当对偶网络的定义有所扩展时,对偶理论在电网络中的应用就有新的进展。本文重点介绍列出含互感网络的网孔电压方程的对偶方程及实现网络的方法,最后讨论了互感参数的对偶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