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与方法论   13篇
综合类   17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132.
我国明代伟大戏剧家汤显祖在澳门的居留,给中西合璧、多姿多彩的澳门文化增添了灿烂的光辉。作为一位最早接触西方文化的中国文人,汤显祖能接受反传统的左派王学,但对于天主教却始终没有接受。汤显祖居留澳门时留下的四首关于澳门的诗歌,不仅在澳门文学史上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而且还成为直接反映明万历年间澳门历史及社会生活的生动史料。汤氏名剧《牡丹亭》中的一出戏《谒遇》,以明代澳门之事为背景写成,戏中所反映的内容应有许多历史的真实,也为我们研究明代澳门史提供了不少珍贵史料。  相似文献   
133.
从中西文化所包含的悲剧精神入手,肯定了悲剧美的力量在于能促使人类从抗争中奋起,从而弘扬民族的强大力量,力图使民族文学与民族文化背景相结合,通过大量的实例分析,提出了酒、仙、梦、自然是使中国民族悲剧精神淡化、弱化的不可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4.
在20世纪的学作品中,已有很多美国化的亚裔人形象,但东方化的美国人形象却极为罕见。尽管性别问题、种族问题、阶级问题和化的差异与隔膜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天国的南方》中的主人公-一位白人女孩朱迪思仍能跨越并成功地活动于两种化之间。罗杰斯以她个性化的语言描绘了不同化间的交流与借鉴,预示了当今社会的化互融现象,表明只有一种语言、一种化的世界将是一个残缺不全的世界。  相似文献   
135.
陈云霞 《科技信息》2007,(22):39-39
一、前言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结晶。学习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掌握语言。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种种信念和做法,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和折射镜。透过一个民族的语言,可以窥见该民族绚丽多姿的文化形态。英语词汇作为英语中最活跃、最具生命力的组成部分,最能反映英美文化独特的魅力和内涵。学习英语词汇,实际上也是学习西方文化。  相似文献   
136.
中西文化和语言存在差异,作为文化差异的一部分,语言差异反映着本质上的文化差异。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要帮助学生认识中西文化差异的本质,才能使学生正确地理解语言差异,灵活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的交际。  相似文献   
137.
刘彩霞 《科技信息》2012,(30):226-226,228
委婉语是中西方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在不同的文化中,委婉语差异很大,现今,中西文化在激烈碰撞的同时也在进行着融合。本文运用对比分析的手法阐述了委婉语在中西方文化中的差异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8.
欧美流行的万圣节一年一度如期而至。万圣节俗称南瓜节,节日的由来有很多的说法,无论哪种说法大体都是驱逐鬼神,留住幸福之意。随着中西文化的交融,南瓜节也蔓延至中国,不过终归是他人的节日,所以寻常百姓基本体会不到南瓜节的  相似文献   
139.
本文探讨了儒家与科学会通的三种观点:儒学扩展型,以格物象征西方科学,格心象征中国心性学,格天象征格物和格心的双向逼近,将儒学与科学成融成一个整体。科学变革型,融科学入儒学,儒学科学化,建立新兴的"科学儒学"。儒学变革型,"仁学"转化为"创学",以创造过程为纽带,实现中国文化与科学的会通。评析了三种观点的特点,展望了会通的道路和前景。  相似文献   
140.
五四前期,《新青年》与《东方杂志》之问展开了一场中西文化论战。陈独秀和杜亚泉二人在东西文化调和论、传统文化“统整说”和普及教育等方面展开了辩论。这场文化争辩实质是双方基于对国家民族前途与命运的思考和忧虑而得出的两种不同文化取向。在急骤变动的近代中国革命的历史情境之下,《东方杂志》平静的学术立场终究无法摆脱无奈的命运,《新青年》顺应历史潮流,因而产生了更为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