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刘锐 《科技导报(北京)》2022,40(15):130-136
作为遗传学发展中的重要事件,遗传密码的解析和遗传“中心法则”的完善经历了长时间的探索。通过梳理遗传密码发现、生命公式建立过程的历史史实,总结遗传密码的解析过程,还原生命公式从提出伊始时的线性结构发展到三角形结构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2.
理论远离经验,是分子生物学理论发展的一大特征。在这样的一个前提下,就如何理解和解释分子生物学理论方面,语义分析成为一种十分重要的科学方法。本文首先利用语义分析的方法,对作为科学理论的中心法则的语义变迁进行了分析,并指出这种变迁是在分子生物学纵向语境的不断变化中实现的。只有在特定的语境下对中心法则进行不同层面的语义解释,才不会导致其语义的局限性。而作为科学理论的中心法则语义被局限,自然会导致其作为研究方法的意义局限性。之后,文章讨论了传统意义下作为研究方法的中心法则的意义局限性,并结合计算机模拟提出一种自上而下的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13.
简论中心法则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中心法则发展的各个阶段和各种形式及其适用范围,指出其核心思想不是简单的单向决定作用,而是复杂的相互作用,并对其发展方向作出预测。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回顾病毒学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病毒学的新发现对分子生物学发展所做出的贡献:①噬菌体感染实验和植物病毒重建实验证明了核酸是遗传信息的载体;②逆转录病毒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遗传信息的流动不是单向的;③逆转录酶已经成为基因克隆中重要的工具酶;④朊病毒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蛋白质很有可能成为核酸之外遗传信息的载体,扩展了人们对中心法则的认识;⑤各种野生型病毒被改造成为基因工程载体,广泛应用于基因工程.  相似文献   
15.
杨典洱  王斌 《自然杂志》2000,22(5):287-289
本文从五方面阐述遗传信息的流动(脱氧核糖核酸→核糖核酸→蛋白质)并非终止于蛋白质.重点从脱氧核糖核酸、核糖核酸、蛋白质与糖复合物的生物合成过程分析它们间的相似性,与遗传信息是靠蛋白质/酶的空间/第二密码传递,最后并以ABO血型、RNA编辑为例说明糖复合物不应被排除在中心法则之外.结论是遗传信息并非终止于蛋白质,起码延续至糖复合物,由于蛋白质等的多种生物学功能进而推测中心法则是延续、开放的.  相似文献   
16.
向义和 《自然杂志》2005,27(6):339-345
文章具体地介绍了遗传信息表达机制的发现过程:克里克关于序列假设、中心法则、模板RNA和连接物RNA的提出及其实验背景;信使RNA概念的形成及其转录机制的发现;转移RNA的功能及其结构的发现;在核糖体上蛋白质合成机制的确立.  相似文献   
17.
18.
19.
对生命早期原核细胞内遗传信息传递法则的形成过程进行推演是一项值得探索的工作. 基于地球诞生初期所可能存在的理化条件及演化,提出了生物小分子产生的化学必然性以及籍此促使生物大分子产生并呈现生命端倪的逻辑必然性. 在提出不同原始反应之间维持相对平衡观点的基础上,分析了产生结构相对稳定、对体系危害程度小的生物大分子以及大分子聚集体的成因及重要意义,阐释了囊泡(类细胞结构)的形成机制与意义;基于模板反应,提出了“软模板”(即mRNA)与“硬合成装置”(即核糖体)进行蛋白质合成时的相互筛选(即柔-刚对接模型)以及多种RNA参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成因,籍此提出了囊泡内因长期演化所导致的“弱遗传关系”的模型. 同时,也从逻辑学的视角分析了DNA与RNA形成先后的问题、蛋白质与核酸形成先后问题、病毒进化与细胞进化之关系等关乎生命起源与进化的重要科学问题. 最后,对生命起源的逻辑、生命现象的重新定义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中心法则的语形结构与分子结构具有同一性。中心法则的核心语义在于它是肯定性与否定性假说的对立统一体。不同的科学家对中心法则在不同语境下的语用产生激烈冲突。语境论成为中心法则意义分析的基底正是在于:语形、语义和语用分析三者的统一。而在这三者中,最重要的是基于几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相互对立的观点,即对实验能否推翻中心法则这一问题所进行的语用分析上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