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篇
系统科学   10篇
丛书文集   15篇
教育与普及   24篇
理论与方法论   64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75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电子版《校园植物志》共收集了三个校区60个科195种木本植物。这次校园植物志的完成充分体现了学生社团探索自主学习模式,是广大同学自主创新,自主拓展学习领域的产物。通过活动,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锻炼了工作能力;还为学校丰富了校园文化,为其它同学提供了自学的平台及网上课堂,也为学生社团的其它活动模式开创了新局面。  相似文献   
72.
龙华民(Nicolas Longobardi,1568~1654)和高一志(Alphonsus Vagnoni,1566~1610)都是明末西方来华传教的意大利传教士群中的两位,前者的《地震解》和后者的《空际格致》曾将当时欧洲的地震学知识介绍到中国来,其内容包括地震的起因、地震的等级、发生地震的季节和时辰、地震之前兆、地震后的状况(灾情)、发生地震之地点、地震持续时间等等.文章将一一加以叙述,并加以评论,可见用"气成说"解释地震之成因并不正确.但是所言火山爆发、地下岩浆沿着地壳裂隙涌出地面,确为地震成因之一.至于所言地震之预兆和地震后之破坏情形(灾情)等,与今人所见大致相同,仍然值得今人参考.  相似文献   
73.
随着接入Internet的用户数量剧增以及Web服务和网络固有的延迟,使得查询、管理和使用这些数据信息资源变得越来越复杂和困难,人们迫切需要开发和管理Internet和Web信息资源的新手段和新方法。根据用户当前的兴趣状况,利用智能体方法研究网络用户浏览行为,给出了基于Agent的网络信息寻觅过程,可以使用户获取信息并提高网络浏览速度。  相似文献   
74.
张成文 《科技信息》2010,(30):47-48
本文从谭恩美的成名作《喜福会》研究的语言学视角入手,介绍了几种语言学理论在美国华裔文学研究过程中的运用情况,以及它们对于作品的成功所起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以期能够对相关研究者有所启发,从而有助于美国华裔文学和语言学研究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5.
76.
报道了《河南植物志》中未记录的虎耳草科植物9种5变种(均采有标本)。  相似文献   
77.
旅游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如何策划、开发本地区的旅游特色产品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从历史人物汪大渊入手,探讨了南昌市旅游开发思路。  相似文献   
78.
吴川-四会断裂带是广东省境内的一条主要构造带,走向北东,长约350km,宽约10至15km。许多证据表明这断裂带的早期阶段是一条韧性剪切带。本文讨论了这带的宏观和微观构造并在研究区内进行初步的应变分析。  相似文献   
79.
谋皮     
《科技智囊》2010,(5):I0046-I0046
在深山密林里,猎人与黑熊相遇。 猎人举起了猎枪,黑熊举起前爪作降服状,说:“请不要开枪。万事皆有商量!您不就是想要皮衣吗?如果开枪会损坏您的皮衣。”  相似文献   
80.
问题是贯穿教学过程的主线,教学自始至终都应围绕问题而展开.让学生"会问"首先是让学生"敢问"并且"能问",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教学中,激励学生在"无疑"处" 生疑",养成敢问的习惯;创设开放性问题情景,提供提问的机会;创设变式教学情景,培养能问的能力;通过"问题征集",提高会问的能力.让学生"会问"是一项旷日持久的工作,且它需要营造一个开放的大环境,需要给学生自主的时间和空间,才能使学生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