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科学和宗教在本质上是对立的。西方大部分的自然科学家都是宗教信仰者,在这些科学家身上,宗教和科学彰显着和谐。这些科学家所信仰的上帝并非我们常人所理解的干涉自然事件、决定人类命运的最高神,而是宇宙间的自然规律、世界秩序,这种信仰是一种无神论的信仰,是一种强烈的宇宙宗教情感,这种情感是他们进行科学研究的最高动力,激励着他们去发现自然界的一些最基本、最深邃的奥秘。因为在他们看来,上帝伫立在科学无限探索的尽头,研究科学的道路,就是通向上帝,逼近上帝之路。 相似文献
93.
它是质量之源,承载着世间万物的终极本质;它能穿越时空,游走于过去和未来之间;它也可能会击垮物理大厦,让粒子物理学模型彻底崩塌。它就是有上帝粒子之称的基本粒子——希格斯玻色子(Higgsboson)。 相似文献
94.
本文评述OPERA实验声称的中微子超光速测量结果及其可信度;指出超光速效应将预示洛伦兹对称性破坏。然后,着重分析可能的洛伦兹对称性破坏效应应该发生的合理能量尺度,揭示这个尺度应该是普朗克能标1019GeV,比OPERA实验测量的实际能标17GeV高出18个数量级,这表明理论上预期OPERA实验可能观测到的超光速效应应该是1018量级,而非目前OPERA实验结果宣称的10-5量级。本文进一步指出,现代相对论性量子场论完全可以自洽地描述中微子;但是,包括中微子在内的一切已知基本粒子质量的起源都必须借助于希格斯粒子(或称"上帝粒子"),而上帝粒子至今尚未被发现,其质量又必须位于100-1000GeV范围,远远低于普朗克尺度。对这个粒子的探测是目前欧洲核子中心CERN正在运行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的核心目标,发现或者彻底排除这个"上帝粒子"并由此揭示自然界一切基本粒子质量的起源是整个物理学界乃至科学界翘首期盼的划时代革命。 相似文献
95.
96.
97.
黄亚婷 《新乡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1):30-31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经典之作《卡拉马佐夫兄弟》不仅带有其宗教学意义上的理想人格观,也有对于人生错综复杂矛盾的诠释。在这部小说的最后一部分对德米特里这一带有典型的“卡拉马佐夫式的性格”的人的审判中,人性的各个方面得到了近乎完美的展现,而检察官和法官对于同一事实的完全对立的阐释则含有人类生存的阐释学这一隐喻。本文试从检察官和法官的演说中探讨陀氏的带有宗教性的人类生存悖谬。 相似文献
98.
《科技导报(北京)》2014,(7)
正我们讨论希格斯子,也有人叫它上帝粒子。对于中国科学家来说,现在也有一个上帝赐给的良机,就是参加建造下一个大型对撞机,即希格斯子工厂或扩展成质子对撞机。——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哈佛大学WWiilllliiaamm CCaassppeerrGraustein讲席教授丘成桐《科技日报》[2014-02-25] 相似文献
99.
梁衡 《大众科学.科学研究与实践》2013,(8)
正布鲁诺勇敢地捍卫和发展了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并把它传遍欧洲。他被世人誉为是反教会、反经院哲学的无畏战士,是捍卫真理的殉道者话说哥白尼虽然是怯生生地拿出自己的日心说,但是罗马大主教一见此书就暴跳如雷,并派人去抓他前来治罪。当罗马宗教法庭的人到达波兰时,另有几个人也急匆匆地赶向弗劳思堡小镇,那时列提克等人正在将新印出的书给哥白尼送来。5月24日这天,书刚送到,哥白尼双目已经失明,他躺在床上用手摸了一下散着油墨香的新书,说了一句:我总算在临终时推动了地球。便与世长辞了。教会的爪牙们余恨末消地骂了声:便宜了这个老儿。也就回罗马复命去了。其实哥白尼迟迟不愿发表自己的著作除怕受教会制裁外,还有 相似文献
100.
张立新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1996,(2)
在儒文化环境中,男女私情和君王圣事在同一语言形式里找到了载体;在基督教文化背景上,赤裸裸的性爱描写与圣洁的宗教生活、崇高的宗教信仰统一在同一语言形式中。我们由此去探寻中西古代文化精神的分途和会通。中西文化在信仰问题上分道扬镳,但在心理学和人本学的轨道上仍然会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