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张心嘉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9,28(2)
上帝一直是西方宗教信仰的中心和焦点,是人们进行膜拜和祈祷的神圣存在。人神关系的探讨也一直是西方文学中表现的重要主题之一。这主要体现在美国文学史的不同阶段。但上帝对于人的意义并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相似文献
4.
5.
6.
1975年,美国费城的艾伦教授到日本进行学术访问,在东京技术学院实验室参观时,楼道角落里放着的一堆闪光的薄膜引起了他的注意,便问陪同的白川教授那是什么东西,白川教授告诉他,说那是一个外国留学生在做高分子聚合实验时,因为没有听清楚规则要求而制造出来的一堆毫无科学价值的废品,被当做垃圾放在那里已经五年了。虽然白川教授说那只是一堆无用的垃圾,但艾伦教授却对它们产生了兴趣。走的时候,艾伦教授想要把这堆垃圾带走,白川教授很痛 相似文献
7.
奥尼尔是美国杰出的现代剧作家,他的剧作以别具特色的表现方法生动地再现了美国20世纪的社会现实,剖析了复杂的人性。本文主要从主题与表现手法两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奥尼尔戏剧的悲剧性和表现主义的特色。 相似文献
8.
美国普世主义的宗教根源来自基督教的一神信仰和普救论。在普世主义的美国本土化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两个理念是“上帝选民论”和“天定命运论”。“上帝选民论”使美国人以上帝选民自居;“天定命运论”给美国的扩张套上神谕的色彩。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处于“利他”和“利己”两难境地的美国普世主义价值观,将随其国内外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而处于不断调整变化中。 相似文献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