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0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9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全面提升三峡工程的综合利用效益,三峡水库蓄水以来对规划设计的水库调度方式进行了优化研究与实践。文章对其关键技术进行分析总结,主要有协调防洪、发电、航运、供水和生态等多目标需求的技术、调度风险控制技术、调度决策优化技术、编制调度规程以规范调度工作等。通过分析以寻求不断完善三峡水库综合利用调度方式的路径,力求实现三峡工程效益最优,成为环境友好且对社会公益性贡献突出的跨世纪宏伟工程。  相似文献   
22.
汛限水位分期控制能在不降低水库防洪标准的条件下提高水能资源利用效率,而洪水分期是汛限水位分期控制的前提.以三峡水库洪水资源高效利用为背景,在分析三峡水库上下游水文气象特征的基础上,根据水文序列的自相似性,由统计分析法确定了宜昌站洪水分期数目,并选择Db4为小波基,以Mallat算法为基础,提出了小波分维估计法计算模式并计算了宜昌站各分期的分维数,最后确定了三峡水库的汛期洪水分期。结果表明,以小波分维估计法划分的洪水分期与传统研究分期结果一致,但小波分维估计法计算简便,所得分维数结果稳定,表明小波分维估计法应用于洪水分期是可行的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23.
为充分发挥三峡水库的防洪兴利效益,利用水文、气象预报,实施动态汛限水位控制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考虑调度期实时防洪风险约束,建立实时调度与汛限水位动态控制模型,设计混合智能算法,对模型进行优化求解.利用宜昌站汛期实测日流量资料进行模拟调度,得到汛限水位动态控制结果.结果表明,汛限水位动态控制能权衡防洪风险与兴利关系,在一定条件下,适当提高水库运行水位,可以在保证防洪标准不变的前提下较大幅度提高水库的兴利效益.  相似文献   
24.
《科技潮》2004,(8):62-62
  相似文献   
25.
《中国科技成果》2013,(12):30-31
三峡水库是国家重要的战略淡水资源库,也是重要的生态环境敏感区。三峡水库的水质状况不仅关系到库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身体健康,同时也将影响到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生态状况。  相似文献   
26.
严少敏  吴光 《广西科学》2012,19(2):129-133
根据35座世界最大体积水库上下游224个地区建坝前后的年降水量和月降水量,分析探讨中国三峡水库对其周边地区降水模式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些大水库对其周边地区降水模式的影响是:增加平均年降水量尤其是在下游地区,不影响平均月降水量,增加最小降水量,减少最大降水量。大水库有助于其周边地区抵抗极端降水。在最佳状况下,三峡水库能够抵消最大降水和最小降水的不利影响,有17/35的机率增加上下游地区的年降水量,有可能使最小降水量增加10%~120%,将最大降水量减少20%;在最差状况下,三峡水库有可能加强最大降水量和最小降水量的不利影响,有3/35的机率减少上下游地区的年降水量,2/27的机率减少下游地区的年降水量,可以使下游地区的最小降水量降低20%。  相似文献   
27.
三峡水库蓄水后长江中游分汊河道演变机理及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中游宜昌-湖口河段分汊河型分布广泛,涵盖了顺直分汊、微弯分汊及鹅头型分汊3种类型.本文依据三峡水库蓄水以来大量原型观测资料,总结归纳了长江中游各分汊河段的演变特征及其内在机理,并初步预测了其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三峡水库蓄水后,沙量大幅减少,同时局部河床边界条件发生变化,长江中游分汊河段普遍出现支汊冲刷发展、中低滩冲刷变形、高滩滩缘崩退等演变现象.伴随着三峡水库调度方式的不断优化,加之河床冲刷下造床质输移水平的沿程恢复,以及大量航道整治工程的作用,城陵矶以下分汊河段稳定性将优于荆江河段.  相似文献   
28.
一、长江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治理测绘服务工程概述 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之一,在大坝建成后,三峡水库水位的上涨会引起两岸岩溶地质的塌陷,在客观上增加了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可能性,三峡水库蓄水后水面的波动在30~40m,又会破坏两岸坡体原有的稳定性,库区的地质灾害发生率也会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29.
库水作用下三峡库区某库岸堆积体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三峡库区某库岸堆积体被认为是库水作用下的潜在滑坡之一.采用了GEO—seep、GEO—sigma及GEO—slope通用计算程序,对三峡水库水位升降的一系列工况下该堆积体的饱和一非饱和渗流场的变化、变形破坏机理及稳定安全系数进行了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随着水库蓄水位的增加,该堆积体的稳定性会相应降低,库水骤降为其稳定性最为不利的工况.由计算分析推断该堆积体为一潜在水库新生型堆积体滑坡.  相似文献   
30.
农用稀土肥料对环境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稀土肥料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稀土在土壤中的残留、在水体中的富集以及对人体的健康危害尚未引起广泛的关注,从农用稀土的发展现状及其对土壤、水体等环境要素的负面影响出发,论述了稀土可能对长江三峡水库水体的富营养化有促进作用。由此,在使用农用稀土时,应尽可能降低和减少稀土在土壤中的残留及水体中蓄积的机会与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