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与普及   7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27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罗曼·罗兰是20世纪法国的一个有代表性的作家之一.他以"不创作,毋宁死"!作为自己的创作动机,开始了他的文艺生涯,在创作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其为人生的艺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结合,以真诚、朴实的创作风格完成了其"生死攸关"的事,最终成为西方欧洲世界的文学家.在他作品永远都是值得我们珍惜的,他歌咏的人类在精神方面所追求与超越,经历的艰险、对人类最终臻善的信念和博爱的精神,也许罗曼·罗兰在勾勒的那条精神道路在他的作品中更具某种标尺性涵义.  相似文献   
2.
作为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具有独特风格和追求的作家,师陀早期创作中废墟意象高度密集,而这正是师陀独特的精神气质———废墟心理的外化。这种心理来自于其幼年时代形成的创伤性体验。这种心理特质体现为对现实中废墟的批判、对文化废墟的检省、对生命废墟的咏叹。这种独有的废墟精神特质使师陀在现代文坛优秀作家中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3.
乔桂强 《世界知识》2023,(11):66-68
在世界古文明发源地之一的两河流域,一衣带水的土耳其和叙利亚“国运”却截然不同:一个成为全球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并逐渐成长为中东地区地缘政治的重要影响力量;另一个则沦为全球政治宗教冲突的焦点地区,大国势力不断介入,难民问题悬而未决。  相似文献   
4.
师陀是一位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颇具影响力的作家。他在小说作品里常常用废墟与死亡意象来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以及作家对此的内心感受,写出了当时社会现实的动荡落寞和民族生存的艰难困苦。废墟与死亡这两个文本意象作为文学符号,在师陀的小说中承载了丰富的内涵与意义。  相似文献   
5.
石凯 《科学之友》2007,(8B):131-131,133
通过举例对人物布雷东等人的描绘,以说明超现实主义艺术。  相似文献   
6.
这些废墟下,遮蔽着一个个鲜活的、亟待拯救的生命.一把称手的工具,会让生命的阳光早一分钟到来! 在所有人关于地震的回忆中.一定会有这样一幅画面是最频繁出现的、也是最揪着人心的--地动山摇的一声巨响后,垮塌的房屋、断裂的水泥板、散落的瓦砾堆积成一堆堆废墟,而这些废墟下,遮蔽着一个个鲜活的、亟待拯救的生命.  相似文献   
7.
伯尔的《流浪人,你若来斯巴…》利用高超的现代叙事技巧,深刻揭露了德国战后废墟瓦砾的现状以及人们精神上的荒芜。  相似文献   
8.
正【习作要求】观察《废墟中的孤儿》这幅图,想一想,照片上的这个小孩为什么哭?他的父母在哪里?当时可能发生了什么事?这个孤独的孩子以后的命运会如何?联系照片中的人和景,把你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表  相似文献   
9.
《大自然探索》2009,(5):1-1
5月12日是四川汶川大地震周年纪念日。去年的这一天,大地震颤,转瞬间令无数生命凋零,将家园化为废墟。如今,我们缅怀死者,在废墟上重建美好家园。与此同时,我们对大地震的研究和思考也没有停止。  相似文献   
10.
5秒钟前,凯莉还悠然自得地坐在办公室中,欣赏今日的万里晴空。随着一阵突如其来的剧烈晃动,顷刻间地动山摇,房倒屋塌,凯莉被埋在了4米多深的地下。前1秒阳光明媚,下1秒则被掷入炼狱。凯莉被埋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废墟中,肺中吸入大量灰尘,与死神的这般迂回,将持续数小时还是数天,可生还亦或无望,谁都无法预知。突然,一道光亮穿透废墟,带给了凯莉生的希望。没错,是搜救队员们发现了她。搜集队员们运用各种器械,将凯莉从废墟中成功营救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