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8篇
  2024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1.
傅雷家书》的版本变迁,不但在很大程度上还原了傅雷家书的完整面貌,而且间接反映了作品所处的不同时代的环境与文化状况。《傅雷家书》出版三十余年来,其艺术教育、家庭教育等方面的价值被不断地认识和挖掘。特别是20世纪以来,《家书》以其自由真挚的思想和独立的姿态,以及丰富的内蕴引起了文学界的关注,成为文学界特别的存在。  相似文献   
2.
傅雷既是著名的翻译家,又是中国新文学史上颇有影响的文学评论家之一。文章以他的《论张爱玲的小说》为基础,从论说缘起、得失、影响三个层面考察,分析傅雷论张爱玲的正确性和缺失性,从而给予傅雷的张爱玲论以一个科学的文学批评史地位。  相似文献   
3.
傅雷之子傅聪作为中国最早在钢琴演奏方面获有国际声誉的钢琴家之一,其钢琴演奏风格的形成与中国传统文化联系密切。在其父教育观念的影响下,中国诗词对傅聪钢琴演奏艺术的影响更加显著,傅聪将中国诗词的格律、意境、文化观念运用于钢琴演奏之中,成为以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对西方音乐进行人文阐释的践行者。  相似文献   
4.
近百年来,国内的翻译理论始终朝着同一个方向迈进,那就是"重神似不重形似",以达到翻译的"化境"。傅雷先生的"神似"论一直在译坛有着深刻的影响与指导作用,是衡量译文质量的重要准则之一。本文透过王夫之对于诗歌的评析理论——"取神似于离合之间",首次从古诗学的角度,对翻译界的重要论题——"神似"论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5.
从"神似"一词的源头"传神写照"的辩证和阐释上来看,傅雷的"神似论"是建立在绘画艺术主观审美感受基础上的一种翻译评论,实际上是对译者提出了更高的美学要求。傅雷的翻译经验和主张反映了他的翻译实践与"传神写照"的理念不谋而合,印证了艺术需以"形"写"神",方能"形"、"神"兼备的必然规律。  相似文献   
6.
伽达默尔首先将阐释学理论与翻译联系起来,提出译者的视域必须与原文,即作者的视域相融合,才能成功的完成翻译这项任务。本文从"视域融合"这一角度入手,以傅译《高老头》为例,简单分析了译者在"视域融合"过程中如何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顺利完成翻译。  相似文献   
7.
家书中的爱     
《少儿科技》2008,(5):1-1
家书是家人之间来往的书信,它自然坦率,情真意切,语重心长,是进行家庭教育的一种读物。从本期起,本刊每期择优刊登一些著名家书的片断,供小朋友和家长学习与借鉴。下面是《傅雷家书》的精彩片断,其中父母的谆谆教诲,与孩子的真诚交流,给天下父母子女以强烈的感染与启迪。  相似文献   
8.
傅雷的写作初衷是为了母亲。儿时的傅雷十分不幸,他4岁时父亲蒙冤入狱离开人世,母亲为营救丈夫四处奔走,无暇照料孩子们,傅雷的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因病相继死去,只有他侥幸活了下来。所以母亲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但傅雷不喜欢读书和上课,经常逃学。有一次逃学后的晚上,心灰意冷的母亲想带着儿子一起追随己逝的丈夫,惊恐的傅雷看着母亲那双布满血丝的眼睛,瞬  相似文献   
9.
傅雷家书》是由傅敏整理编辑的傅雷夫妇与儿子傅聪和弥拉的书信,展现了父辈对儿子真切的深情呵护和谆谆教诲,蕴含着丰富的教养理念,主要为培塑高尚人格、厚植爱国情怀、注重生命启迪和建构职业道德观。新时代要以明确家庭教育中的道德规范和要求,发挥实践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提高生命教育在教育过程中的实效性,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导向为着力点,进一步发挥其育人的时代效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