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0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21篇
系统科学   14篇
丛书文集   20篇
教育与普及   19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现状及发展   10篇
综合类   609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滤纸法测试,并根据SWCC理论模型Van Genuchten方程拟合,得到非饱和土-水特征曲线,同时根据Van Genuchten统计传导模型估计渗透系数曲线.针对降雨诱发型黄土滑坡,建立边坡二维分析模型,以Mohr-Coulomb准则作为滑坡破坏依据,以非饱和土渗流理论为依托,进行渗流分析和稳定性分析.通过分析降雨不同持时坡体内部孔隙水压力的变化规律,揭示降雨入渗机理.结果表明,随降雨时长增加,滑坡土体由非饱和状态向饱和状态过渡,坡体孔隙水压力不断增加,水位线不断向上抬升.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降雨持续时间越长,滑坡稳定系数越低,降雨开始前滑坡稳定系数为1.005,滑坡处于蠕动变形阶段,与现状滑坡体上裂缝发生发展相符合;雨强120 mm/d持续降雨48 h时稳定系数为0.978,滑坡为不稳定状态;降雨持续2.5 h时,滑坡由欠稳定状态转为不稳定状态,由蠕动变形阶段进入滑动阶段,反映了滑坡稳定状态对降雨极为敏感.  相似文献   
2.
3.
科学家最近通过研究美国东南部地区的天气状况发现:夏季的降雨量往往与非周末日由交通导致的空气污染程度成正比。通常,午后的雷阵雨在非周末日比在周末日多得多,也猛烈得多;6月至8月的暴雨普遍发生在星期三,却在周末很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气象学家相信,由汽车尾气等造成的污染空气中含有大量微粒,它们能引发水滴的形成。水滴就越多,而且越小。这些小水滴被带到高空,最终变成降雨落下,从而加剧风暴的强度。在星期三,主要由繁忙的交通所导致的空气污染程度几乎是周末日的两倍,降雨量则与污染程度成正比。虽然周末大多数人也会乘…  相似文献   
4.
为分析排涝泵站前池水质与降雨特征的响应关系,对南京市城区秦淮河沿线2个排涝泵站前池水质以及降水量开展高频在线自动监测,结合回归树方法分析了不同降雨强度、前期干旱时间条件下排涝泵站前池水质变化规律,探讨了不同类型排涝泵站前池水质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晴雨天均有生活污水汇入的A泵站前池氨氮质量浓度在大雨强下降低,中雨强下先升高后降低,小雨强下平缓上升,A泵站前池污染物质量浓度主要受降雨强度和次降水量影响;主要接收降雨径流,雨量大时有生活污水溢流汇入的B泵站,前池污染物质量浓度在大雨强下先升高后逐渐降低,中雨强下降低,小雨强下变化不大,B泵站前池水质主要受次降水量、前期干旱时间和降雨强度影响;2个泵站前池CODMn质量浓度变化与降雨的响应规律相似,但更多受到与前期干旱时间关联的地表径流冲刷作用影响;连续降雨均导致泵站前池氨氮质量浓度和CODMn质量浓度波动变化较大,而前期干旱时间越长,降雨发生后泵站前池水质越差。  相似文献   
5.
BP模型在降雨径流预报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简要介绍了人工神经网络用于洪水预报的基本原理,对降雨径流预报的网络模型进行了改进。为了避免陷于局部极小值和缩短学习时间,采用了改进的自适应BP算法进行洪水预报,开发了基于BP模型的洪水预报系统,并经过山西省文峪河水库的实测资料进行了预报,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精度。  相似文献   
6.
采用翻斗法自动量水技术和时域反射仪,对"岩土二元结构"小流域降雨过程、流域出口地下裂隙潜流、以及坡地岩土水分的变化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显示,小流域在前期坡地岩土水分为27.28%(埋深100 cm范围内)的前提下,发生历时122.66h,降雨量193.75mm,平均降雨强度1.58 mm/h的暴雨,在小流域出口处未产生地表径流;但是,地下裂隙潜流对降雨有着明显的响应,起峰和回落过程均较为明显,最大峰值流量达到1370 L/h,是降雨前的21.7倍.这充分说明,小流域坡地特有的岩土二元结构体,特别是其下部风化裂隙岩体具有较强的储、透水性能.太行山片麻岩区坡地"岩土二元结构体"的存在,特别是下部风化裂隙岩体的存在,对缓解洪峰的形成,削减洪峰,降低洪灾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有雨概率与分维数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武汉地区1982 ̄1994年有雨分维数与有雨概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研究,并给出了研究结果。为今后修改降雨衰减预报模型作准备。  相似文献   
8.
营口市城市暴雨强度公式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营口市城市暴雨强度公式研究与应用,进行了P-Ⅲ分布和指数分布两种频率分布计算;首次引入系统优化技术,使推荐的公式更可靠、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9.
武光明 《山西科技》2004,(2):32-33,36
文章通过对静乐水文站流域降水与径流的关系分析,论述了降雨强度及集中程度对径流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一个花岗岩残积土边坡的简化模型,基于非饱和渗流理论和Bishop条分法,利用Geo-Studio软件,对4种不同降雨模式下的边坡孔隙水压力和稳定安全系数进行计算与分析,得到主要结论:(1)降雨入渗对花岗岩残积土边坡的中上部有较显著的不利影响;(2)不同降雨模式对花岗岩残积土边坡的影响时效差异较大,前峰型和均布型、中峰型、后峰型降雨的最不利影响时刻分别在降雨后1.0~1.5d、1.5~2.0d、2.5~3.5d;(3)降雨入渗引起的花岗岩残积土边坡失稳形式,极可能是从坡体中部诱发的浅层滑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