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86篇
  免费   266篇
  国内免费   166篇
系统科学   90篇
丛书文集   75篇
教育与普及   431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现状及发展   18篇
综合类   5096篇
自然研究   2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05篇
  2022年   123篇
  2021年   112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104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150篇
  2014年   211篇
  2013年   190篇
  2012年   389篇
  2011年   429篇
  2010年   266篇
  2009年   399篇
  2008年   346篇
  2007年   561篇
  2006年   392篇
  2005年   363篇
  2004年   297篇
  2003年   219篇
  2002年   135篇
  2001年   102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31.
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公路交通法规和克服不良驾驶习惯,已成为当前公路交通安全生产的重要课题。分析了中国、日本国交通法规中安全相关条文的差异。借鉴日本国公路交通法规的有益经验,着重分析我国公路交通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寻找科学的解决方法,以求建立符合国际潮流的公路交通法规。指出:需重新修订我国交通管理法规中安全生产条文使之与国际接轨、将管理区域内的交通安全状况纳入责任考核。  相似文献   
32.
在传统金属导体温度系数测量中对于金属丝的加热通常采用了水浴加热法或油浸加热法。这两种方法存在着短路、产生不良气体污染、温度测量不精确等缺点。首次使用了数显温度可控的功率电阻作为金属丝的加热源,在测量中采用了双臂电桥、金属丝的四端电阻接线方式,不仅实现了金属丝的温度可控性和实时测量性,而且将测量精度提高到3%以内。  相似文献   
33.
本文介绍了建国以来以中国桥梁为题材发行的一系列邮票.2003年3月29日发行的志号为2003-5T的《中国古桥——拱桥》1套4枚邮票.展现了枫桥、小商桥、卢沟桥、双龙桥的绰约风姿,文中追溯了这四座古桥的历史、建设进程和建筑风格。  相似文献   
34.
山西太原市西北环高速公路汾河特大桥主桥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矮塔斜拉桥结构形式,本文主要介绍了大桥的施工概况和主要工序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5.
我国水泥混凝土路面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早期断板现象,从施工、养护、使用等方面较全面地分析了水泥砼路面破坏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6.
论述了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监控的目的、原则及内容。介绍了主要监控项目及测试内容,给出了监控实施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37.
为了研究高性能混凝土组合桥面板经历疲劳荷载后的剩余承载力,设计制作了两个足尺的正交异性高性能混凝土组合桥面板,通过疲劳和静力加载试验测试了正交异性组合桥面板的静力承载能力、破坏形态与疲劳后剩余极限承载力。试验结果表明:正交异性高性能混凝土组合桥面板经历疲劳荷载后的静力破坏形态为受弯破坏,试件达到极限状态时中支点截面U肋屈曲,受拉钢筋屈服,负弯矩区混凝土板开裂严重,组合桥面板的受力性能发生退化。经过疲劳加载后的桥面板的剩余极限承载力较没有经过疲劳加载的桥面板承载力下降了约11.6%。基于钢筋混凝土黏结滑移理论推导了适用于疲劳荷载作用后的高性能混凝土组合桥面板平均裂缝间距计算公式。对比试验结果,所提出的平均裂缝间距计算公式具有良好的精度,可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8.
自主式交通系统(autonomous transportation system, ATS)是为应对主动式智慧交通发展趋势而提出的新一代交通系统。为科学合理地构建ATS功能架构,提出了一种面向多属性文本的优化密度峰值聚类算法(density peaks clustering, DPC)。该算法结合交通系统功能架构的基本特征,通过改进的词频-逆向文档频率算法与文本向量空间模型,将多属性文本转化成空间维度坐标。再利用高斯函数和决策值优化DPC算法进行聚类,并结合轮廓系数对聚类结果进行评价。为了检验算法的合理性,在ATS道路自动驾驶场景下,基于道路载运工具运行服务域、交通基础设施管理服务域和交通安全管理服务域的功能数据集进行了算例分析,依据聚类结果绘制功能架构图。架构图由自主感知-自主学习-自主决策-自主响应4层构成,验证了ATS应用场景中功能架构优化算法的可行性和合理性。算例结果表明:该算法的构建具有鲁棒性,算例轮廓系数整体均值为0.84,与原算法相比解决了聚类过程中聚类中心难以划定的问题;与原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各架构设计相比,该功能架构更具有层次性和逻辑性。该优化算法能够促进新一代交通系统...  相似文献   
39.
对不同墩高下的不对称高墩连续刚构桥成桥阶段进行了力学特性研究,获得了高墩连续刚构桥在不同墩高下的主梁和桥墩的内力、位移变形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桥墩墩高的变化对主梁内力、主梁竖向位移、墩内力、墩横向位移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对跨中主梁竖向位移和墩顶剪力的影响较大,主梁竖向位移随着墩高的增大而增大,最大位移处平均增幅14.3%,墩顶主梁剪力随着墩高的增大而减小,平均变化率37.1%.  相似文献   
40.
为研究配筋率对钢筋混凝土桥梁延性抗震性能的影响,并在不同设防烈度对主筋配筋率的合理取值进行细分。以钢筋混凝土桥梁为研究对象,通过拟静力模型试验与有限元数值分析的方法,研究竖向钢筋(主筋)配筋率对桥墩延性的影响,提出典型桥墩的多级性能水平量化指标;并探究在氯离子侵蚀的恶劣环境下,不同配筋率对桥梁抗震性能所带来的影响,从而对氯离子侵蚀环境下的震区中小跨径桥梁墩柱配筋率取值范围提供参考建议。结果表明:考虑氯离子侵蚀作用下的恢复力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刚度的退化特性,墩柱的最佳配筋率取值范围为1.11%~2.72%;当加速度为0.3g(g为重力加速度)时,仅从配筋率的角度已无法满足墩柱的损伤指标,建议采用减隔震体系进行抗震设计,如采用延性体系时配筋率不得小于2.64%。研究结果可为中小跨径连续桥梁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