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0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54篇
系统科学   29篇
丛书文集   46篇
教育与普及   33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现状及发展   11篇
综合类   124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123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用恒电流失重法,金相显微分析,扫描电镜及X射线衍射等方法研究了镧、铈及混合稀土对pb-4.5Sb合金阳极腐蚀性能的影响。发现铈能改善合金的阳极腐蚀性能,而镧及混合稀土均使合金的阳极腐蚀性能变差。从内部组织及阳极腐蚀膜的结构与组成等方面,解释了稀土对Pb-4.5Sb合金阳极腐蚀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82.
本文用微型计算机实现了阳极溶出——库仑方法的联用,研制了阳极溶出库仑法水质连续分析仪,探讨了该仪器的性能和测试条件。铅的最低检测限为32ng/ml,7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4.6%。本方法具有选择性高、检测限低、不用标样和能连续自动监测等优点。  相似文献   
83.
以金属铅为基体电极,用电化学氧化手段修饰铅电极表面,制备了铅基PbSO4化学修饰的电极。实验表明,该修饰电极在选定条件下,对SO离子有近似能斯特响应,是一种的SO电化学传感器,并将该电极用于水泥试样中SO3的测定。  相似文献   
84.
浊点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样中痕量铅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提出了浊点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痕量铅的新方法,并详细探讨了溶液pH值、试剂浓度等实验条件对浊点萃取及测定灵敏度的影响.在最佳条件下,富集50 mL样品溶液,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铅的检测限为0.82μg/L,铅的富集倍数为66倍.该方法可用于自来水、井水及河水中痕量铅的测定.  相似文献   
85.
研究提前期和订货成本是可控的、到达货物存在瑕疵品时,采用连续盘点策略的(Q,r)库存管理问题.分析了有关文献中给出的求解年总成本最小值算法的缺陷,推导出最优解的正确表达式,并提出了一种迭代算法求解该模型.在市场需求分布未知情况下建立新的模型和求解算法,并通过数值算例比较了市场需求服从正态分布和未知的两种模型.  相似文献   
86.
着重考察剖析储安平的自由主义新闻观念的历史来源和思想基础,有助于真实把握旧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们的新闻理念和心路历程.从一个新角度客观地思考中国新闻业的发展历史,落实"以史为鉴"的修史目标.  相似文献   
87.
由于武术教学大部分以套路形式出现,动作变化大,对教师的讲、示范和领做提出更高的要求,特别是能结合示范动作的讲解,并能结合讲解的领做,在教学中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88.
铅锌矿采矿废物污染对土壤原生动物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对甘肃省成县王家山严家沟铅锌矿采矿废物污染土壤及对照土壤中的原生动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铅锌矿采矿废物污染对原生动物群落有很大影响,主要体现在物种多样性十分显著地下降,群落组成和结构发生巨大变化,污染土壤和土壤群落的优势类群和优势种不同。根据研究结果,腐生波豆虫(Bodo putrinus)和梅氏扁豆虫(Phacodinium metchnico ffi)可作为铅锌类污染土壤环境的指示种类。  相似文献   
89.
This note describes a kind of ionic sieve with high selectivity to remove trace lead in water, in which stannic molybdopyrophosphate is used to be the substrate. The mechanism of selective separation on the surface of ionic sieve of removal of lead was explored by analyzing fourier transformation infrared spectra (FTIR),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metry (XPS) and the results of selective adsorptivity experiment. The investigation suggests that in the process of synthesizing ionic sieve the olation reactions occur in solid phase by thermodynamic recrystallization and the adsorption units with special selectivity to lead are formed by chemical modification. After the ion exchange for Pb2+, the oaltion reactions not only keep the microstructures of adsorption units from collapse, but also provide lead cavties with special selectivity to lead ion that are capable of having special binding “memory effect” to Pb2+ by SnO3 2− and P2O7 4− groups on the surface of this ionic sieve. Meanwhile, the selective separation capacity is a kind of weak chemical effect that is relative to the valence electron state of the adsorbed ion directly and tightly.  相似文献   
90.
研究了 Pb2 / Ag欠电位沉积 (UPD)体系在不同阴离子 (Cl-,NO-3 ,Cl O-4)存在下的行为 .发现 Pb2 UPD峰电位随溶液中 Cl-离子浓度增加负向移动 ,而随溶液中 Pb2 离子浓度增加正向移动 ;NO-3 在银电极上不但有吸附而且有反应 ,但其吸附竞争力较 Cl-而言明显较弱 ;Cl-的诱导吸附有利于取得稳态条件下 UPD Pb的最大表面覆盖度 ;Cl O-4则未发现有明显的吸附行为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