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43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148篇
系统科学   175篇
丛书文集   150篇
教育与普及   33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现状及发展   54篇
综合类   4095篇
自然研究   1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157篇
  2014年   201篇
  2013年   167篇
  2012年   276篇
  2011年   273篇
  2010年   195篇
  2009年   249篇
  2008年   227篇
  2007年   326篇
  2006年   271篇
  2005年   291篇
  2004年   210篇
  2003年   207篇
  2002年   149篇
  2001年   143篇
  2000年   126篇
  1999年   106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以硝基苯为目标反应物,对臭氧/分子筛氧化和单独臭氧氧化去除水中微量有机污染物的效果进行了比较.发现与单独的臭氧化相比,臭氧/分子筛氧化工艺可以提高水中硝基苯的降解效果.在该实验条件下,单独臭氧氧化和臭氧/分子筛氧化对硝基苯的去除率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随着pH值的升高越来越大;此外还考察了微波对臭氧/分子筛体系降解水中微量硝基苯的作用,结果表明微波具有明显协同臭氧/分子筛体系催化降解硝基苯的作用,其协同作用机制可能是促进了羟基自由基的生成.  相似文献   
122.
研究了朱家尖岛在海堤和水闸建成前,与海洋直接相连的滨海小流域小型湿地蟹类的种类与分布,为今后作进一步探讨湿地与海洋完全分隔后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变化提供基础.通过系统的采集,共采集到蟹类11种,分属3科8属,其中8种属于方蟹科,占总数的72.7%,1种属于沙蟹科,痕掌沙蟹遍布高潮区的沙滩.河道中,字纹弓蟹成为该地域内蟹类群落的优势种,而且蟹类分布与周围环境变化有关.水闸建成后,将会对字纹弓蟹等洄游性蟹类产生更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3.
重庆市2002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生态足迹的计算模型,分别将计算出的生物资源(农产品)和能源消耗的人均生态足迹需求进行均衡化处理,并用生物生产面积乘以产量因子,均衡化后得到重庆市的生态承载力.结果显示重庆市生态经济系统存在严重的生态赤字,必须采取相应措施,才能减少生态承载力的压力.  相似文献   
124.
城市土壤的生态服务功能演变与城市生态环境保护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城市化是急剧的土地利用变化过程。在城市化过程中,土壤的服务功能经历明显的转变,即从维系植物生长的功能为主转变为滞留、转化和净化污染的功能为主,因此,城市土壤在城市生态系统中承担着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并起着保护城市环境的作用。城市土壤在功能转变的过程中,土壤质量也发生重要的转变,这些变化包括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学的等方面。巨大的人为影响致使城市土壤的退化比较明显。物理退化方面主要体现在由于压实导致容重增加、水分入渗速率降低,从而使降雨时地表径流系数增加、非点源污染负荷升高,对城市水体污染产生明显的影响;化学退化方面主要体现在土壤中的有机和无机污染物含量显著增加,这一方面使土壤对生物健康直接影响的可能性增加,另一方面使土壤的吸附容量接近饱和丽导致污染物的移动性提高,从而具有较高的释放潜力。城市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过程不闭合的特点,决定了城市土壤是养分和污染物末端固定者,因而城市土壤是一个人为的某些元素的地球化学“垒”(barrier)。建设健康的城市生态环境需要闭合开放状态的物质循环链条,这必然需要科学的城市土壤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25.
辽宁省相对资源承载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理论与方法,计算了1993年-2003年的辽宁省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和综合资源承载力,并对2010年和2015年的相对资源承载力进行了预测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辽宁省近10年经济的增长是以自然资源的减少为代价的。因此,必须改变这种方式,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之路,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6.
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在矿区土地复垦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中国土地复垦起步晚,新技术与新理论应用较少的问题,研究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来辅助土地复垦的决策。介绍了利用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的自动分类功能对进行矿区土地复垦条件分类,为因地制宜地采取复垦措施提供依据。然后,基于BP神经网络,选取评价因子,通过对已有经验的学习,对复垦土地适宜性进行评价,并与传统的方法相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利用人工神经网络辅助矿区土地复垦决策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7.
宗地地价模糊评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模糊综合评估法的数学模型、指标体系及模糊集合.在理论上利用模糊变换原理和最大隶属度原则将模糊综合评估法用于宗地地价评估,结合土地资产价值的评估实例提出概念,建立数学模型和影响宗地地价因素的指标体系,并以具体实例说明模糊评估法进行宗地地价运算的全过程.这样做避免了地价评估人员的主观性、片面性,使宗地地价评估更加科学、公正.  相似文献   
128.
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效应的研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三峡库区腹地奉节县和巫山县作为研究区,选取1986—2015年4期遥感、土地利用等数据,在GIS和RS技术的支持下,运用土地利用综合程度指数及土地利用转移信息图谱分析研究区土地利用空间格局演变,从湿度、绿度、干度和热度4方面构建遥感生态指数,反映研究区生态效应时空演变,探讨土地利用变化及其与生态效应的关系.结果表明:1)就土地利用而言,在空间上,耕地和建设用地多分布于低海拔平坝河谷区,林、灌、草地多分布于高海拔中低山区,交通建设用地多分布于各类用地之间起连通的作用;在土地利用强度和转换方式上,以林、灌、草地和耕地变化最为显著.2)就RSEI而言,长江及其支流沿岸低地,受土地开发及城镇扩张的影响,生境退化严重;研究区其余范围,受退耕影响,生境趋好.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最大的地区也是生态效应变化最为剧烈的地区,若人类活动合理,生态状况好转.  相似文献   
129.
采用NaClO_2/UV降解藏红T染料废水,研究染料初始质量浓度、p H、NaClO_2投加量、UV照射时间对藏红T脱色率的影响及降解过程的动力学,应用响应曲面法优化得出最佳条件.通过紫外可见光谱及红外光谱分析,考察藏红T染料的矿化程度.结果表明,NaClO_2/UV能够有效降解藏红T,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单个因素对藏红T降解效果的影响顺序为:p HUV照射时间初始质量浓度NaClO_2投加量.当p H为4.45、初始质量浓度为44.02 mg·L-1、NaClO_2投加量为136.54 mg·L-1、UV照射时间为19.40 min时,藏红T的脱色率达到97.31%.  相似文献   
130.
荒漠化地区县级潜在土地利用冲突识别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取荒漠化、土地利用冲突典型的宁夏盐池县为案例, 采用改进的LUCIS冲突识别模型, 构建基于建设、农业和生态用地倾向的3层潜在土地利用冲突评价指标体系, 借助冲突判别矩阵, 识别出4种潜在冲突类型区: 用地优势区、冲突微弱区、冲突一般区和冲突激烈区; 在此基础上, 又依据用地倾向强度级别组合, 细分为12种冲突类型。结果表明, 盐池县有58.90%的土地存在潜在土地利用冲突, 冲突等级以一般为主, 主要为建设用地与农业用地冲突、农业用地与生态用地冲突和三类用地的相互冲突; 有6.82%的区域发生冲突的风险性高, 主要为建设用地与农业用地间的冲突、农业用地与生态用地间的冲突; 另有40.88%的土地属于用地优势区。结合野外实际调研及近十年政策和制度研读, 对冲突的驱动因素进行分析, 并在利益相关者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各类土地利用冲突的权衡策略。在生态脆弱地区建设、农业和生态3种类型用地潜在冲突识别及利益权衡方面进行了探索, 研究结果对维护荒漠化地区生态安全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