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2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50篇
系统科学   8篇
丛书文集   18篇
教育与普及   13篇
理论与方法论   7篇
现状及发展   45篇
综合类   74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1.
摘要: 目的 比较硝酸银与传统抗生素对常见细菌和真菌的杀菌能力。方法 实验采用平板稀释法,即用 3 种药 物分别制成含不同梯度浓度药物的培养基,然后在其上涂布相应的细菌、真菌,根据菌落生长被抑制的状态,判断 最小抑菌浓度。结果 硝酸银对细菌和真菌都有抑菌作用,且无显著差异( P > 0. 05) ,最小抑菌浓度 3—7 μg /mL; 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新霉素较敏感,最小抑菌浓度在 0. 1—1 μg /mL 之间; 庆大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 菌和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 0. 1 μg /mL 和 1. 25 μg /mL; 庆大霉素对绿脓杆菌无抑菌作用,而新霉素对绿 脓杆菌的抑菌作用较差,其最小抑菌浓度为 16 μg /mL。结论 硝酸银对细菌和真菌的抑菌作用无选择性,而抗生 素却表现出了抑菌的高度选择性。随着银粒子及银离子在医疗上的作用被重新认识,我们认为,在临床上可以复 合使用硝酸银和抗生素以达到更好的杀菌和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612.
DNA纳米技术是纳米生物技术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近年来发展迅猛.通过理性设计和可控制备可以获得多种基于DNA纳米结构的材料.DNA水凝胶作为宏量DNA材料的重要代表备受关注,展现出很广泛的应用前景,尤其是在生物医学应用领域.本文介绍了DNA水凝胶的分子设计原理、合成方法和典型应用,重点综述近年来该领域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613.
针对中国国家药品标准(WS1-XG-2002)中,甘草酸单铵盐含量测定方法分析时间长、效率低、不能实现对甘草酸主成分异构体18α-甘草酸(18α-Gly)和18β-甘草酸(18β-Gly)的有效分离,以及未对有关物质进行准确定量分析和质量控制等问题,改进并建立甘草酸单铵盐原料药及不同剂型制剂中有关物质及含量的检测方法.对色谱条件进行优化,采用Durashell-C18柱(4.6 mm×250 mm,5μm),以0.01 mol/L高氯酸铵(氨水调节pH至8.20)-甲醇(48∶52,V/V)为流动相,流速0.80 mL/min,检测波长254 nm,柱温50℃,进样量10 μL.18α-Gly,18β-Gly,甘草酸单铵盐杂质A和杂质B在0.5~100.0 μg/mL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检出限分别为0.10,0.10,0.15,0.15μg/mL,平均回收率(n=3)为98.06%~101.61%.与中国国家药品标准(WS1-XG-2002)收载的甘草酸类制剂质量标准比较,本实验建立的方法能够实现对主成分异构体的有效分离,并能真实、准确地检测各有关物质的含量,方法精密度,重现性良好,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甘草酸单铵盐原料药及其不同剂型制剂的检测分析及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14.
采用乳化溶剂蒸发法制备了油酰壳聚糖(OCS)包被的聚乙丙交酯(PLGA)纳米粒子(OCS-PL-GA NPs).采用红外光谱分析OCS-PLGA NPs.扫描电镜结果显示纳米微球形态规整、分布范围小,表面没有小孔、裂纹.PLGA浓度增大,缓释效果增强.PLGA的加入改变了疏水性内核的构造,在内核中形成网络状屏障,从而降低了药物的释放速度.OCS浓度增大,增加了纳米微球的稳定性,也增加了纳米微球外壳的厚度和致密性,增强了药物释放过程中的物理屏障,缓释效果增强.  相似文献   
615.
为了鉴定中华鳖"腐皮、疖疮"并发症的病原菌种类,对已呈明显发病症状且频死的20个、体重在100~1 000 g之间的中华鳖病样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鉴定,经细菌组织涂片、分离培养与纯化、生理生化特性鉴定和人工感染试验证实,主要致病菌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和洛菲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lwoffi).药敏试验结果表明,两种病原菌对很多抗生素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而对美洛培南(Meropenem)、复方新诺明(Trimethoprim/Sulfa)等高度敏感,可作为防治该病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616.
手性药物是指药物分子结构中引入手性中心后,得到的一对互为实物与镜像的对映异构体。液相色谱法成为目前手性药物分离测定的首选方法。文章介绍了手性固定相法、手性流动相法和手性试剂衍生化法这三种手性药物液相色谱分析法的概念及特点。  相似文献   
617.
从术语的概念入手,解读了“毒副作用”“不良反应”这两个术语的关联与异同,以期更多的人了解两者的真实含义,并规范使用。  相似文献   
618.
选取50余种药食同源植物, 根据糖尿病并发症的病发机理, 筛选含有有效醛糖还原酶抑制剂(ARI)的天然成分, 利用测定的IC50值作为参考, 比对各已知有抑制活性的样本植物的醛糖还原酶(AR)抑制效率. 结果表明: 柠檬、 苦瓜、 李子和石榴的ARI活性较强, 其IC50值分别为0.74,0.64,0.25,0.027 mg/mL.  相似文献   
619.
胆固醇-聚乙二醇-胰岛素偶联物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择了胰岛素受体为作用靶点,设计并合成了用于新型肝靶向药物传递系统的脂质体配体,以赋予脂质体的双重靶向性.以聚乙二醇2000(2)和胆固醇衍生物(3)为起始原料,经过Williamson成醚反应、酰化反应,最后与胰岛素缩合得目标化合物(1).所得目标物(1)分子量经MALDI-TOF确证.  相似文献   
620.
 综述了葡萄糖醛酸轭合反应在药物代谢转化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论述了催化药物葡萄糖醛酸轭合反应的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DP-Glucuronosyltransferases, UGTs)的分布、分类及其底物多样性,药物葡萄糖醛酸轭合反应的产物类型,药物葡萄糖醛酸轭合反应的毒理药理效应等;阐述了药物代谢中的去葡萄糖醛酸轭合反应的风险和意义,脑部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分布活性及功能,葡萄糖醛酸轭合产物的分析方法,葡萄糖醛酸轭合反应过程的个体差异、种间差异等。研究表明,葡萄糖醛酸轭合反应是重要的药物清除与代谢反应,与药物代谢、药效、毒副作用及癌症的发生等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