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48篇 |
免费 | 638篇 |
国内免费 | 93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76篇 |
丛书文集 | 44篇 |
教育与普及 | 55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1篇 |
现状及发展 | 31篇 |
综合类 | 2871篇 |
自然研究 | 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7篇 |
2024年 | 87篇 |
2023年 | 79篇 |
2022年 | 85篇 |
2021年 | 86篇 |
2020年 | 70篇 |
2019年 | 75篇 |
2018年 | 62篇 |
2017年 | 83篇 |
2016年 | 94篇 |
2015年 | 91篇 |
2014年 | 142篇 |
2013年 | 113篇 |
2012年 | 165篇 |
2011年 | 163篇 |
2010年 | 118篇 |
2009年 | 140篇 |
2008年 | 152篇 |
2007年 | 186篇 |
2006年 | 141篇 |
2005年 | 140篇 |
2004年 | 117篇 |
2003年 | 99篇 |
2002年 | 74篇 |
2001年 | 72篇 |
2000年 | 54篇 |
1999年 | 48篇 |
1998年 | 37篇 |
1997年 | 31篇 |
1996年 | 45篇 |
1995年 | 31篇 |
1994年 | 29篇 |
1993年 | 25篇 |
1992年 | 26篇 |
1991年 | 16篇 |
1990年 | 14篇 |
1989年 | 21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3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0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在理论推证和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崭新的蠕变损伤强度理论,引入了一个新的强度指标,即材料的极限有效损伤应力强度。实验证明它较之传统强度理论中的屈服极限或强度极限更具有合理性,实验测定结果的稳定性更好。 相似文献
932.
利用神经网络技术对结构损伤定位进行了研究.用有限元模态分析技术对悬臂梁有、无损伤的情况分别进行了模拟,得到一系列频率变化数据,将这些数据与损伤位置关系作为δ规则下的EBP网络学习样本,网络训练好后,取不同损伤位置的频率变化数据输入网络计算,推断损伤位置.发现推断损伤位置与实际损伤位置非常接近,从而证明了损伤前后的频率变化与损伤位置存在比较确定的映射关系,也说明了EBP网络具有很强的自组织、自适应和自学习功能,说明了神经网络技术与解析模态分析技术相结合,用于结构损伤定位研究具有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933.
934.
基于时间序列分析与高阶统计矩的结构损伤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时间序列分析,提出一种有效检测结构非线性损伤的方法.在分析基于AR模型残差均方差指标的基础上,指出传统方法存在损伤信息泄漏的缺陷,特别是对于非线性损伤检测.为提高传统方法损伤检测结果的可靠性,提出采用残差的高阶统计矩——偏度和峰度作为传统指标的补充,提出了3个指标的算术平均和几何平均共6种综合指标,并应用模糊聚类分析实现结构损伤检测.利用考虑了环境因素影响的三层建筑结构模型的非线性损伤实验数据验证了提出的方法.研究表明,6种综合指标对非线性损伤检测的可靠性均高于传统方法,其中以均方差和峰度的几何平均指标检测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35.
936.
随着极端天气的增多,极端强降雨诱发滑坡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威胁。以典型强烈风化花岗岩地区青岛崂山的7.23返岭前滑坡为实例,基于相似准则,采用大型滑坡模型试验箱,开展了3组不同极端降雨条件下的室内模型试验,分析了不同降雨强度条件下边坡对降雨入渗的响应规律、边坡变形过程与破坏模式,总结了强烈风化地区极端降雨诱发花岗岩类滑坡的诱发机理与降雨成灾过程。结果表明:(1)降雨诱发全风化花岗岩滑坡经历了浸润侵蚀、表层变形、破坏加深和整体失稳4个阶段,坡体呈现“片状溜滑”特征;(2)降雨强度越大,降雨入渗速率越高,土压力、孔隙水压力和含水率变化越快,滞后效应越弱;(3)坡体变形破坏与降雨入渗具有一定的空间分布规律,研究成果可为强烈风化花岗岩地区的滑坡预警与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37.
郭朴仲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1):57-62
本文通过对客车骨架上六个大应力点,在不同工况下随机应力的实测,探讨骨架随机应力的各种统计特征与载荷、路面质量和车速的关系。同时按疲劳损伤理论计算骨架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938.
为实现废弃混凝土资源最大化利用和充分挖掘其低碳潜能,提出发展全再生骨料混凝土(FRAC),即利用废弃混凝土加工成的再生粗、细骨料全部取代天然砂石制备的混凝土。以4种不同的骨料体系作为参变量,完成了FRAC的力学性能、收缩特性和单轴抗压应力-应变关系试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混凝土抗压强度受再生骨料体系,尤其是全再生细骨料的负面影响较大,但经过配合比优化,FRAC能满足C30强度等级以上的制备设计要求;全再生骨料体系增加了混凝土的干燥收缩,尤其是早期收缩发展;FRAC在单轴受压作用下出现较小变形时,损伤就开始明显发展,通过考虑初始损伤和受力损伤,建立了适用于FRAC的受压损伤本构模型,能很好地描述其应力-应变行为特征。最后,对提升全再生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未来需要开展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39.
节理岩体中隧洞围岩的损伤破坏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细观节理形态的变化,在二轴围压条件下,数值模拟了节理岩体中隧洞围岩损伤破坏过程,研究了节理岩体中隧洞围岩体的破坏机理,分析了岩体中节理倾角对隧洞围岩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裂隙的产生和发展延伸主要是拉应力的作用,裂隙延伸方向大致与节理面垂直;节理倾角较小时,岩体中破裂以垂直于节理面的拉裂隙为主;节理倾角较大时,岩体裂隙以沿节理面的滑动裂隙为主;不同倾角的节理面对岩体破坏的脆性也有较大影响;岩体破坏前有大量微裂隙产生,同时伴随着声发射能量的释放,利用微震监测技术抓住这些微破裂前兆信息,能够较好地进行隧洞塌方、冒顶、岩爆等灾害预测,提前做好支护等应对措施,以保障人员、设备安全. 相似文献
940.
根据宝鸡市1960年~1995年冰雹史料,依照年平均雹日和年灾雹日2项指标,对宝鸡市冰雹灾害进行区划,结果划分为重雹区、轻雹区及少雹和无雹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