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8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40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13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65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基于分形理论,针对爆破地震信号的传播规律和特征,建立了其分形盒维数模型,应用这一模型计算出在岩石场地进行深孔爆破试验时所采集的爆破地震信号的分形盒维数值D。通过分析所得的分形盒维数值D的数理意义及其与场地介质的关系,研究爆破地震信号的分形特征。结果表明,爆破震动信号的分形盒数值D可作为描述爆破地震信号一个新的重要参数,该参量能够反映爆破地震波传递介质岩体性质的系统信息。  相似文献   
102.
研究了金属壳雷管径向破片速度理论最大值的计算方法,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和金属壳雷管的基本数据及一些基本假设推导了金属壳雷管径向破片速度变化的计算公式。设计了一套简单易行的测试系统,对金属壳雷管径向破片速度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和理论计算值比较吻合,对误差进行了分析,得出了金属壳雷管径向破片速度随飞行距离变化的规律,这对研究雷管的安全生产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3.
基于光面爆破机理,分析了榆山石灰石矿光面爆破参数的确定方法,施工技术要点及光面爆破效果,为光面爆破应用于露天边坡管理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4.
指出岩体爆破破碎的过程是岩体内原有裂隙发育和损伤增长的过程,是宏观损伤和细观损伤综合作用的结果。利用Lemaitre等效应变假设,分析了细观损伤演化与宏观损伤演化的耦合,提出了一种岩体爆破破碎综合损伤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105.
 以某矿210108 综采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针对工作面顶板较坚硬、不易自然垮落的特点,为得到该条件下的矿压显现特征,制定了巨厚砂顶板深孔爆破弱化条件下的现场矿压观测方案。通过对实测数据及现场矿压日报的整理分析,对采场矿压显现特征、顶板活动规律和超前支承压力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期间支架载荷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通过掌握坚硬顶板弱化条件下的矿压显现规律,对指导工作面安全高效开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6.
通过混凝土中爆炸试验,实测不耦合装药系数K为2.0,2.5,3.0和3.5时,距爆源中心距离R在8~16 cm范围内的爆炸波径向动应变信号和爆后混凝土损伤变量D分布;将爆炸波分离为爆炸冲击波区、应力波区及爆生气体膨胀作用区,并就各分离区的应力峰值σmax、加卸载应变率峰值εmax、质点运动速度峰值umax与K和R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爆炸冲击波σmax为752~1 720 MPa,umax为95.9~184.0m/s,作用时间约3μS,加卸载应变率ε以(4.85~10.00)x 104/s的峰值呈周期变化,σmax,εmax和umax随K和R的增大而减小;应力波作用形式以压、拉应力为主,加卸载应变率ε和质点运动速度u在2.6~3.8μs内近似呈周期变化,σmax,εmax和umax随K和R变化复杂,且在损伤边界显著增大;爆生气体膨胀作用区以持续的拉或压应力为主,也在损伤边界显著增大,ε和u近似为0,作用时间约17μs,σmax随K的增大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107.
为研究爆破地震波下大跨度桥梁结构的动力学响应问题,以黑岱沟露天矿附近的酸刺沟大桥为背景,对其爆破振动下桥墩进行了振动监测,建立该桥单墩的数值计算模型,应用ANSYS和LS-DYNA软件对桥墩结构自振特性和动力响应进行了数值模拟. 研究结果表明:在输入爆破地震波主频范围为2~5 Hz时,2 Hz爆破地震波对应桥墩响应最明显,地震波峰值振速达到8.71 cm/s时桥墩出现损伤,损伤位置为墩身空心壁偏底部,保证桥墩安全的比例距离为5.79.   相似文献   
108.
以爆破漏斗试验为对象,建立基于H-J-C(JOHNSON_HOLMQUIST_CONCRETE)损伤模型并考虑岩体拉伸损伤的拉-压动力损伤本构模型,运用LS-DYNA软件,在构建动力有限元模型的基础上,研究爆破漏斗的形成过程,分析岩体的动力损伤特征,并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该模型的计算结果与理论和试验的结果相符,拉-压损伤动力模型可较好地反映岩体的动力损伤特征;通过与实测结果的对比分析揭示爆破漏斗形成机理和岩体的破坏形式;自定义的岩体拉-压损伤模型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9.
文章主要介绍了某公路隧道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探讨了在软弱围岩地段隧道爆破施工技术,分析了光面爆破设计及安全施工对策。  相似文献   
110.
竖向排列地下硐室群动力稳定性的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以竖向排列地下硐室群为研究对象,将爆破地震波简化为谐波形式,运用三维有限差分程序FLAC^10研究不同速度、不同动荷载频率以及不同硐室间距条件下硐室群隔板位移和围岩塑性区面积的变化规律,以及上方硐室跨度变化对隔板位移和下方硐室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工程实例分析爆破震动作用下地下硐室群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动荷栽速度对地下硐室群稳定性的影响最明显,隔板位移和围岩塑性区面积随爆破地震波速度增大而增大;随着爆破地震波频率的增大,隔板位移先增大后减小;随着硐室间距的增加,隔板位移减小,有利于地下硐室群的稳定;随着上方硐室跨度增加,隔板位移增大;地下硐室群围岩中出现多处应力集中,但最大拉应力小于岩体的抗拉强度,不会出现拉裂破坏;分析结果与实际观测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