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7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40篇
系统科学   185篇
丛书文集   101篇
教育与普及   50篇
理论与方法论   44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198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112篇
  2011年   158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50篇
  2008年   164篇
  2007年   196篇
  2006年   163篇
  2005年   143篇
  2004年   158篇
  2003年   144篇
  2002年   125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凤鸟纹的造型方式,随着每个历史朝代的更替而转变,总是与当时当地的材料工艺、艺术技巧、社会风尚相适应,往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地域特色。形象思维是表现与再现、抽象与具象、感情和理性、人和自然的统一与和谐。  相似文献   
72.
人工智能中的机器学习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研究的中心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机器学习的背景——人工智能的研究和发展,机器学习的概念。提出了机器学习的研究目标和方法,建立并讨论了一个简单的学习模型。最后指出机器学习的发展必须依靠思维科学的发展,提出了发展机器学习的趋势。  相似文献   
73.
通过运用隐喻理论对科学发现、发明过程中和对科技术语表达过程中形象思维的运用加以分析,认为在科技术语翻译中也要运用形象思维才能使译文生动、形象,为读者所普遍接受.同时通过对科技术语不同译文效果的比较,提出了几种在科技术语翻译中运用形象思维的方法.  相似文献   
74.
文章引用交际语言实践中典型的鲜活案例,剖析具有普遍性意义的语言现象,并从交际语言与逻辑思维的角度论述语言信息、事物关系同思维形式、逻辑规律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语言规范的逻辑意义。  相似文献   
75.
界定“艺术语言”、“意象”,解释“立象以尽意”的含义,论证“立象以尽意”是艺术语言的本体;艺术语言的创造过程是“立象以尽意”的过程,艺术语言的审美过程是析象悟意的过程。  相似文献   
76.
近代知识论真理观从主客体对立的角度出发,将认识者与认识对象之间的某种契合关系定义为真理,结果使真理排除了人性,远离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马克思主义哲学立足于实践考察人的认识活动,主张用实践的思维方式,从社会生活的雏度来解决真理问题,使真理具有了现实性的力量,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一种重要的实践方式。  相似文献   
77.
建筑创作活动具有艺术与工程的双重属性 ,本文从建筑创作活动的特点出发 ,综合广义的创造力研究成果 ,从建筑创作的思维特点、建筑师的个性特征、建筑创作过程、建筑创作成果、建筑创作的源泉等方面来剖析建筑创作能力的特征和内涵  相似文献   
78.
论科学发展观的系统思维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代系统思维作为反映现代科学研究方法论内在要求的社会思维范式,具有自身思维的开放性、复杂性、整体性和协调发展性等基本特点。当代系统思维是科学发展的思维基础。科学发展观本质上是属于系统思维发展观,具有发展思维的开放性、人之主体性、人之动因与目的性、发展形式的多样性、整体的协调性和有序调控性等系统思维特征及其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79.
焦雪梅 《菏泽学院学报》2005,27(1):55-57,60
作为浪漫主义珍品,《庄》、《骚》同受荆楚文化和古代神话的影响,都具有奇伟超拔的想象,都显示出一种独立不群的个体人格,另外,在艺术手法方面也有相似之处。但《庄》、《骚》浪漫主义精神产生的思想基础不同,思维方式也不一样,对神话的接受形式亦多有差异。  相似文献   
80.
关于高校德育创新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育创新是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重点。树立创新的德育教师观和学生观对强化有效的德育举措十分重要,德育创新必须注重马列主义、爱国主义、人生价值观和心理素质的教育,结合信息技术和手段,积极探讨德育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