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1篇
现状及发展   21篇
综合类   55篇
自然研究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1.
柏拉图把正义理解为各个等级各守其位、各司其职,这是一种基于责任的正义。另一方面,责任本身的确定也应该是正义的,这种责任可以称之为基于正义的责任。罗尔斯的两个正义原则,特别是其中第二原则的两个方面,为我们理解这种基于正义的责任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思路。  相似文献   
32.
给出了F-凸函数与不变凸函数的等价性,然后在引进Hanson-Mond型凸性的基础上,讨论了非凸多目标规划的FritzJohn型充分性,同时给出了几组充分性条件,并建立了Mond-Weir型对偶定理.  相似文献   
33.
杜威的哲学思想体现了西方哲学文化所特有的科学精神.其科学精神是受近现代哲学理性主义和自然实验科学发展的深刻影响而形成的,是近代科学实验精神在其哲学思想领域的反映和表现.其科学精神可以从四个方面给予说明,即求真精神、求实精神、理性精神和批判与怀疑精神.  相似文献   
34.
美国哲学家塞尔2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意识问题的研究,90年代以来他提出了一种“进化论自然主义”的意识理论,并阐明了其意识研究的基本立场。本文认为,塞尔的“进化论自然主义”是一种非还原的唯物主义,它为科学地研究意识提供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本体论和方法论平台,并成为对意识进行跨学科研究的一个范例。  相似文献   
35.
概述文艺复兴时期的玄学派诗人对英国诗歌的发展产生的影响,对17世纪玄学派诗歌的开拓者和重要代表人物多恩个人生活经历和独特的诗风作了论述,通过对多恩爱情诗《跳蚤》的分析,阐述玄学派诗人在主题、意象、语言等方面的写作风格。  相似文献   
36.
研究了多目标minimax问题的极大熵方法的构成.在较弱的条件下证明了极大熵方法导出的多目标逼近问题的FJ点列的任一极限点均为原多目标minimax问题的FJ点  相似文献   
37.
侯新杰  王瑞 《自然杂志》2008,30(4):243-246
巴丁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位在同一领域中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传奇式人物。文章介绍了巴丁早年的生活和他的家庭,他的主要科学成就及科学风格,他在企业和政府的工作,他与同事的交往和他的爱好。  相似文献   
38.
梳理严复与德莱顿的翻译实践和译论,比较分析两者在翻译标准与方法、翻译之难、翻译目的与功用和译者素养等方面的异同,探讨中外翻译理论共通的内在规律,揭示翻译的复杂性及其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9.
杜威的哲学思想体系里面体现了西方历史文化所特有的科学精神。这种科学精神是受到近现代哲学理性主义和近现代自然实验科学发展的影响而形成,是近代科学实验精神在其哲学思想领域的反映和表现。杜威科学精神包含四个方面:理性精神;求真精神;求实精神;批判和怀疑精神。  相似文献   
40.
This paper explores how the physicist John Tyndall transformed himself from humble surveyor and schoolmaster into an internationally applauded icon of science. Beginning with his appointment as Professor of Natural Philosophy at the Royal Institution in 1853, I show how Tyndall’s worries about his social class and Irish origins, his painstaking attention to his lecturing performance and skilled use of the material and architectural resources of the Royal Institution were vital to his eventual success as a popular expositor and ambassador for science. Secondly I explore the implications of Tyndall’s ‘popularity’ with respect to debates over the meaning and value of scientific ‘popularisation’. In support of recent work challenging diffusionist models of science communication, I show how Tyndall’s interactions with his audiences illustrate the symbio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ducer and consumer of ‘popular’ science. By examining the views of Tyndall’s critics—notably the ‘North British’ group of physicists—and his defenders and rivals in the domain of popular scientific lecturing, I show that disputes over Tyndall’s authority reflected anxieties about what constituted popular science and the transient boundaries between instruction and entertainment. The term ‘popularisation’ enjoyed many different uses in these debates, not least of all as a rheorical device with which to either exalt or destroy a scientist’s credibil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